*.*.44.201
VIP免费试用申请
登录 注册
反馈纠错 帮助中心 打印
企业版药品说明书数据库,支持高级检索,历史版本查阅,PDF图文对照,点击体验!

盐酸右美托咪定氯化钠注射液

核准日期: 2021-07-12
修改日期: 2021-12-06;2023-08-15;2023-11-27
【药品名称】
英文名称: Dexmedetomidine Hydrochlorid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
化学名称:(+)-4-[(S)-1-(2,3-二甲基苯基)乙基]-1H-咪唑盐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3H16N2·HCl
分子量:236.74
本品辅料为氯化钠、注射用水。
【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 1)用于重症监护患者插管和机械通气时的镇静,连续输注时间不超过24小时;
2)用于非插管患者术前和/或术中以及其他程序镇静。
【规格】 暂无权限
【用法用量】 剂量指南:
    本品剂量应个体化调整,滴定至所需的临床反应。
    本品连续输注持续时间不应超过24h。
    本品应该使用可控制速度的输液装置进行给药。

    成人重症监护室(ICU)镇静:通常初始剂量为1μg/kg,输注时间超过10分钟,随后以0.2~0.7μg/kg/hr维持输注。维持剂量的输注速率应调整至获得期望的镇静效果。
    成人程序镇静:通常初始剂量为1μg/kg,输注时间超过10分钟;维持剂量为0.6μg/kg/hr,之后根据需要达到的临床效果在0.2~1μg/kg/hr范围内调节剂量。对于创伤较小的手术镇静,如眼科手术,负荷剂量0.5μg/kg,输注时间超过10分钟或许是合适的。
    65岁以上患者:负荷剂量0.5μg/kg,输注时间超过10分钟。
    剂量调整:
    由于可能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当本品与其它麻醉剂、镇静剂、安眠药或阿片类药物同时给药时可能需要减少给药剂量(见药物相互作用)。
    肝、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减少给药剂量。
    溶液配制:
    50ml或100ml输液瓶包装药液可直接使用,不需要在给药前再稀释。
    如果溶液和容器允许,肠外药物使用前都应肉眼检查药品有无颗粒物质和颜色是否改变。
    与其它液体药物的相容性:
    因为物理相容性尚不确定,本品不应与血液或血浆通过同一静脉导管同时给予。
    本品与下列药物同时给药时出现物理不相容:两性霉素B和地西泮。
    与天然橡胶的相容性:
    已经证实某些类型的天然橡胶可能会吸收本品,建议使用合成的或有涂层的橡胶垫给药装置。
【不良反应】
    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多种不同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一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与另一药物进行直接比较,而且可能无法反映实际临床应用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情况。
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可能与以下严重的不良反应有关:

    ·低血压,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见注意事项)
    ·一过性高血压(见注意事项)
    国外研究报道与治疗相关的发生率>2%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口干。
    重症监护室(ICU)镇静
    不良反应信息来源于重症监护室1007例患者接受持续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镇静的试验。平均总剂量为7.4μg/kg(范围:0.8~84.1),每小时平均剂量为0.5μg/kg/hr(范围:0.1~6.0),平均输注时间为15.9小时(范围:0.2~157.2)。试验人群在17至88岁之间,43%≥65岁,男性占77%,93%为高加索人。表1为发生率>2%的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口干。
表1:发生率≥2%的不良反应-成人重症监护室镇静的受试人群<24小时*
身体系统/
良反应
右美托咪定全部治疗
N=1007
右美托咪定随机治疗
N=798
安慰剂
N=400
丙泊酚
N=188
  n(%) n(%) n(%) n(%)
血管方面        
低血压 248(25%) 191(24%) 48(12%) 25(13%)
高血压 123(12%) 101(13%) 76(19%) 7(4%)
胃肠道反应        
恶心 90(9%) 73(9%) 36(9%) 20(11%)
口干 35(4%) 22(3%) 4(1%) 1(1%)
呕吐 34(3%) 26(3%) 21(5%) 6(3%)
心脏方面        
心动过缓 52(5%) 36(5%) 10(3%) 0
心房颤动 44(4%) 37(5%) 13(3%) 14(7%)
心动过速 20(2%) 15(2%) 17(4%) 2(1%)
窦性心动过速 6(1%) 6(1%) 2(1%) 4(2%)
室性心动过速 4(0%) 4(1%) 3(1%) 9(5%)
全身性及给药部位症状        
发热 35(4%) 31(4%) 15(4%) 8(4%)
高烧 19(2%) 16(2%) 12(3%) 0
寒战 17(2%) 14(2%) 13(3%) 4(2%)
外周性水肿 4(0%) 2(0%) 2(1%) 4(2%)
代谢及营养障碍        
血容量减少 31(3%) 22(3%) 9(2%) 9(5%)
高血糖 17(2%) 15(2%) 7(2%) 5(3%)
低血钙 7(1%) 7(1%) 0 4(2%)
酸中毒 6(1%) 5(1%) 4(1%) 4(2%)
呼吸、胸部及纵膈障碍        
肺不张 29(3%) 23(3%) 13(3%) 12(6%)
胸膜渗漏 23(2%) 16(2%) 4(1%) 12(6%)
缺氧 16(2%) 13(2%) 8(2%) 5(3%)
肺水肿 9(1%) 9(1%) 3(1%) 5(3%)
喘鸣 4(0%) 4(1%) 1(0%) 4(2%)
精神症状        
激越 20(2%) 16(2%) 11(3%) 1(1%)
血液及淋巴系统障碍        
贫血 19(2%) 18(2%) 7(2%) 4(2%)
损伤、中毒及并发症        
给药后出血 15(2%) 13(2%) 10(3%) 7(4%)
观察        
排尿量减少 6(1%) 6(1%) 0 4(2%)
    程序镇静
    不良反应信息来自于两项程序镇静的试验,共有318例成人患者接受了盐酸右美托咪定的治疗。平均总剂量为1.6μg/kg(范围:0.5~6.7),每小时平均剂量为1.3μg/kg/hr(范围:0.3~6.1),平均输注时间为1.5小时(范围:0.1~6.2)。试验人群在18至93岁之间。ASAⅠ-Ⅳ,30%的患者≥65岁,男性占52%,61%为高加索人。
    表2为发生率>2%的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口干。表的脚注为生命体征指标报告为不良反应的预先设定标准。两项试验中患者呼吸率下降和缺氧的发生率在盐酸右美托咪定给药组和对照组均相似。
表2:发生率>2%的不良反应-程序镇静受试人群
身体系统/不良反应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N=318 安慰剂N=113
  n(%) n(%)
血管方面    
低血压1 173(54%) 34(30%)
高血压2 41(13%) 27(24%)
呼吸、胸部及纵膈障碍    
呼吸抑制5 117(37%) 36(32%)
缺氧6 7(2%) 3(3%)
呼吸缓慢 5(2%) 5(4%)
心脏方面    
心动过缓3 45(14%) 4(4%)
心动过速4 17(5%) 19(17%)
胃肠道反应    
恶心 10(3%) 2(2%)
口干 8(3%) 1(1%)
    1低血压的绝对定义和相对定义为:收缩压<80mmHg或比试验药物输注前值降低30%及以上,或舒张压<50mmHg。
    2呼吸抑制的绝对和相对定义为呼吸频率<每分钟8次或比基线下降了25%以上。
    3心动过缓的绝对定义和相对定义为每分钟心跳次数<40或比药物输注前降低30%及以上。
    4高血压的绝对定义和相对定义为:收缩压>180mmHg或比试验药物输注前值升高30%以上,或舒张压>100mmHg。
    5心动过速的绝对和相对定义为每分钟心跳次数>120或比药物输注前值升高30%及以上。
    6缺氧的绝对和相对定义为SpO2<90%或者比基线减少了10%。
    上市后情况
    下列不良反应是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获批上市后观察到的。由于这些不良反应是由样本人数尚不明确的用药人群自发报告的,因此不能确切地估计其发生频率和确定与药物的因果关系。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是盐酸右美托咪定氯化钠注射液在获批上市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表3:上市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身体系统 首选项
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 贫血
心脏疾病 心律不齐、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心搏停止、心脏疾病、早搏、心肌梗死、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
眼部疾病 闪光幻觉,视觉缺陷
肠胃疾病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全身和给药部位情况 畏寒、高热、疼痛、发热、口渴
肝胆系统病症 肝功能异常、高胆红素血症
检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血尿素升高、心电图T波倒置、谷氨酰转移酶升高
新陈代谢和营养疾病 酸中毒、高钾血症、低血糖、血容量减少、高钠血症
神经系统疾病 惊厥、头晕、头痛、神经痛、神经炎、言语障碍
精神症状 激越、精神错乱、谵妄、幻觉、错觉
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 少尿、多尿症
呼吸、胸和纵膈疾病 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高碳酸血症、通气不足、缺氧、肺充血、呼吸性酸中毒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多汗症
外科和医学手术 浅麻醉
血管疾病 血压波动、出血、高血压、低血压
【禁忌】 对本品及其成份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药物管理
    本品只能由专业人士在具备医疗监护设备的条件下使用。由于本品的已知药理作用,患者输注本品时应该进行连续监测。
低血压,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
    有报道迷走张力高或不同给药方式(快速静脉注射或推注)健康青年志愿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后发生临床明显的心动过缓和窦性停搏。
    有报道血压过低和心动过缓与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有关。如果需要医药救治,治疗可能包括减少或停止盐酸右美托咪定输注,增加静脉液体的流速,抬高下肢,以及使用升高血压的药物。因为盐酸右美托咪定有可能加剧迷走神经刺激引起的心动过缓,临床医生应做好干预的准备。应该考虑静脉给予抗胆碱能的药物(例如,格隆溴铵,阿托品)来减轻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在临床试验中,格隆溴铵或阿托品在治疗盐酸右美托咪定引起的大多数心动过缓事件中有效。然而,在一些有明显的心血管功能不良的患者中,需要更进一步的急救手段。
    晚期心脏传导阻滞和/或严重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时应谨慎。因为盐酸右美托咪定会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在血容量过低、糖尿病或者慢性高血压以及老年患者中可能预期会发生更多的低血压和/或心动过缓。
    临床试验中,同时使用本品和其他血管扩张剂或负性频率作用药物没有观察到药效协同作用。但是,当同时使用这些制剂和本品时应谨慎。
一过性高血压
    负荷剂量的本品的初始外围血管收缩作用可导致一过性高血压。尽管降低负荷输注速率可能是可取的,但通常不需要对一过性高血压进行治疗。
觉醒力
    一些给予本品的患者受到刺激时可观察到是觉醒的和警觉的。在没有其他临床体征和症状的情况下,仅此一项不应该被认为是缺乏疗效的证据。
停药症状
    重症监护镇静
    给药7天后,不管剂量多少,12例(5%)接受盐酸右美托咪定给药的成人患者在停药的第一个24小时内经历了至少1次与戒断有关的事件,7名(3%)接受盐酸右美托咪定给药的成人患者在结束药物治疗的24~48小时内经历了至少1次与戒断有关的事件。最常见的事件为恶心、呕吐和激动。
    程序镇静
    在成人患者中,短期(<6小时)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停药,没有发现停药症状。
耐受性和快速耐受性
    右美托咪定使用超过24小时后伴随出现耐受性和快速耐受性,以及与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数量上升。
肝功能损伤
    由于盐酸右美托咪定的清除率随着肝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下降,对于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应考虑降低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
    本品在孕妇中没有进行充分的和对照良好的研究。在一项体外人体胎盘研究中,发现右美托咪定会向胎盘转移。在一项-孕鼠研究中,发现放射标记的右美托咪定皮下注射后向胎盘转移。因此,预测人类胎儿可能曝露于右美托咪定。在妊娠期间只有在潜在的好处大于对胎儿潜在的危险时才可以使用右美托咪定。
阵痛和分娩:
    本品在阵痛和分娩期间的安全性还没有研究。因此,在待产和生产期间包括剖腹产术时不推荐本品。
哺乳期妇女
    本品是否分泌到人乳中尚不清楚。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右美托咪定皮下给予哺乳的雌鼠后在乳汁中分泌。因为许多药物在人乳中分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本品。
【儿童用药】 尚不确定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儿童程序镇静和重症监护镇静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新生儿中进行了一项盲评临床试验和两项开放标签的研究评价ICU镇静的效果。这些研究没有满足主要的临床疗效终点,提交的安全性数据尚不足以充分地描述本品对该患者群的安全特征。还没有评估本品在儿童患者程序镇静中的使用。儿童患者不推荐使用本品。
【老年用药】 重症监护镇静
一项临床研究中,共有729例患者≥65岁,200例患者≥75岁。65岁以上患者中,给予本品后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发生率较高。因此,65岁以上患者使用本品时需考虑降低剂量。
程序镇静
一项临床研究中,共有131例患者≥65岁,47例患者≥75岁。低血压的发生率65岁或以上为72%,75岁或以上为74%,65岁以下患者为47%。因此65岁以上患者使用本品时应当减少负荷剂量,建议以0.5μg/kg,输注10分钟以上,同时应考虑减少维持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麻醉剂,镇静剂,催眠药,阿片类药物
    同时给予本品和麻醉药、镇静药、催眠药和阿片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作用的增强。国外研究报道确定了本品与七氟烷,异氟烷,丙泊酚,阿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的效应增强。本品和异氟烷,丙泊酚,阿芬太尼和咪达唑仑间没有药动学相互作用。然而,由于潜在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当同时给予本品时,可能要求降低盐酸右美托咪定或伴随的麻醉剂、镇静剂、催眠药和阿片类药物的剂量。
神经肌肉阻断剂
    在一项对10例健康志愿者的国外研究中,本品给药45分钟,血浆浓度为1ng/ml时没有导致与给罗库溴铵给药相关的神经肌肉阻断作用的明显增加。
【药物过量】 国外资料显示:在一项耐受性研究中,对健康志愿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剂量达到或超过了推荐剂量(0.2~0.7μg/kg/hr),达到的最大血浆浓度大约是治疗范围上限的13倍。在达到最高剂量的两个的受试者中观察到的最显著的影响是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二度心传导阻滞。随后房室传导阻滞和心脏传导阻滞在一分钟内自然消除,未发现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在重症监护病房镇静研究中5例成人患者过量接受了本品。这些患者中2例没有症状报告;1例患者接受2μg/kg负荷剂量超过10分钟(推荐负荷剂量的2倍),1例患者接受了0.8μg/kg/hr的维持输注剂量。另外2例接受2μg/kg的负荷剂量超过10分钟的患者出现了心动过缓和/或低血压。1例接受推注未稀释的本品负荷剂量(19.4μg/kg)的患者,出现心跳停止,并得到成功救治。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相对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作用。动物缓慢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300μg/kg时可见对α2受体的选择性作用,但在较高剂量下(≥1000μg/kg)缓慢静脉输或快速静脉注射给药时对α1与α2受体均有作用。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

    右美托咪定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结果为阴性。右美托咪定体外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在大鼠S9代谢活化条件下结果为阳性,但在无大鼠S9代谢活化条件下结果为阴性,在有或无人S9代谢活化条件下结果均为阴性。NMRI小鼠体内微核试验结果为阳性,而CD-1小鼠体内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
生殖毒性
    雄性和雌性大鼠分别于交配前10周和3周直至交配期间皮下注射给予右美托咪定剂量达54μg/kg(根据体表面积计算,低于人静脉注射最大推荐剂量),未见对生育力的影响。
    大鼠于妊娠第5~16天皮下注射给予右美托咪定剂量高达200μg/kg(根据体表面积计算,相当于人静脉注射最大推荐剂量)、家兔于妊娠第6~18天皮下注射剂量高达96μg/kg(根据血浆药物AUC,大约为人静脉注射最大推荐剂量的人体暴露量的一半),未见致畸作用。但是,大鼠在剂量为200μg/kg时可见胎仔毒性,表现为着床后丢失增加、活胎数减少,无影响剂量为20μg/kg(根据体表面积计算,低于人静脉注射最大推荐剂量)。
    大鼠自妊娠第16天至哺乳期皮下注射给予右美托咪定,剂量为8、32μg/kg(根据体表面积计算,低于人静脉注射最大推荐剂量)时子代体重减轻,32μg/kg剂量组F2代还可见胚胎与胎仔毒性,以及运动发育迟滞。妊娠大鼠皮下注射给予放射性标记的右美托咪定,可见胎盘转运。
其他
    犬单次给予右美托咪定,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的皮质醇反应无明显影响;但是,犬连续皮下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3、10μg/kg/·h一周后(暴露量估计在临床暴露量范围内),ACTH刺激的皮质醇反应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减少约27%和40%,提示剂量依赖性肾上腺抑制。
【药代动力学】
    国外研究资料显示:在健康志愿者(N=10)的研究中,当静脉输注剂量范围为0.2~0.7μg/kg/hr时,呼吸率和氧饱和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未见呼吸抑制。
    静脉输注后,右美托咪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快速分布相的分布半衰期(t1/2)大约为6分钟;终末清除半衰期(t1/2)大约为2小时;稳态分布容积(Vss)大约为118升。清除率大约为39L/h。评价清除率的平均体重为72kg。
    静脉输注本品0.2~0.7μg/kg/hr直到24小时,右美托咪定呈现线性动力学。表4列出了(在接受适当的负荷剂量后)分别持续12和24小时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17μg/kg/hr(目标浓度为0.3ng/ml)、24小时输注0.33μg/kg/hr(目标浓度为0.6ng/ml)和24小时输注0.70μg/kg/hr(目标浓度为1.25ng/ml)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表4.药代动力学参数Mean±SD
参数 负荷输注(min)/总输注时间(hrs)
10min/12hrs 10min/24hrs 10min/24hrs 35min/24hrs
右美托咪定的目标浓度(ng/ml)和剂量(μg/kg/hr)
0.3/0.17 0.3/0.17 0.6/0.33 1.25/0.70
t1/2*,h 1.78±0.30 2.22±0.59 2.23±0.21 2.50±0.61
CL,L/h 46.3±8.3 43.1±6.5 35.3±6.8 36.5±7.5
Vss,L 88.7±22.9 102.4±20.3 93.6±17.0 99.6±17.8
Avg Css#,ng/ml 0.27±0.05 0.27±0.05 0.67±0.10 1.37±0.20
    *作为调和平均值和伪拟标准差。
       #Avg Css=右美托咪定的平均稳态浓度(12小时输注的2.5~9小时取样,24小时输注的2.5~18小时取样)。
       上表每组的负荷剂量分别为0.5、0.5、1.0和2.2μg/kg。
    0.2~1.4μg/kg/hr持续输注本品超过24小时后,右美托咪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其他研究中持续输注不超过24小时的数据相似。清除率(CL)、分布容积(V)、t1/2分别为39.4L/hr、152L和2.67小时。
分布:
    右美托咪定的稳态分布容积(Vss)大约为118升。在正常健康男性和女性志愿者的血浆中对右美托咪定的蛋白结合进行了评价。在不同的浓度试验中其平均蛋白结合率为94%;男性和女性的蛋白结合率相似。与健康受试者相比,肝损伤受试者右美托咪定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功能明显下降。
    体外研究评价了芬太尼、酮咯酸、茶碱、地高辛和利多卡因取代右美托咪定结合蛋白的可能,结果未观察到右美托咪定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改变。体外又研究了苯妥英钠、华法林、布洛芬、普萘洛尔、茶碱和地高辛的蛋白结合被右美托咪定取代的可能,结果表明没有药物的蛋白结合似乎被右美托咪定明显取代。
代谢:
    右美托咪定几乎完全被生物转化,极少以原形从尿和粪便中排出。生物转化包括直接葡萄苷酸化和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代谢。右美托咪定的主要代谢途径是:直接N-葡萄苷酸化成非活性代谢产物;脂肪羟基化作用(主要由CYP2A6介导)产生3-羟基右美托咪定、3-羟基右美托咪定葡糖苷酸和3-羧基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N-甲基化产生3-羟基N-甲基右美托咪定、3-羧基N-甲基右美托咪定和N-甲基O-葡糖苷酸右美托咪定。
清除:
    右美托咪定的终末清除半衰期(t1/2)大约为2小时,清除率大约为39L/h。质量平衡研究证实静脉输注放射性标记的右美托咪定9天后平均95%的放射活性物质从尿中回收,4%在粪便中。尿中未检测到右美托咪定原形。输注本品后24小时内大约85%的放射活性物质从尿中排出。尿中排出的放射活性物质分段分离证实为N-葡萄苷酸化产物占34%。另外,脂肪羟基化作用产物3-羟基右美托咪定、3-羟基右美托咪定葡糖苷酸和3-羧酸右美托咪定大约占14%。右美托咪定N-甲基化产生的3-羟基N-甲基右美托咪定、3-羧基N-甲基右美托咪定和N-甲基O-葡糖苷酸右美托咪定大约占18%。N-甲基代谢产物本身是次要循环成分,在尿中未检测到。大约28%的尿代谢物未被识别。
性别:
    右美托咪定的药代动力学未观察到性别差异。
老年患者:
    右美托咪定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不随年龄而改变。年轻(18~40岁)、中年(41~65岁)和老年(>65岁)受试者中右美托咪定的药代动力学无差异。
肝功能损伤
    在不同程度肝功能损伤受试者(Child-Pugh分类A、B或C),右美托咪定的清除率值比健康受试者低。轻、中和重度肝功能损伤受试者的平均清除率值分别为健康受试者的74%、64%和53%,游离药物的平均清除率分别为正常健康受试者的59%、51%和32%。
    尽管本品给药需达到效果,但是肝功能损伤患者或许需要考虑减少给药剂量(参见[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肾功能损伤:
    严重肾功能损伤受试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右美托咪定的药代动力学(Cmax、Tmax、AUC、t1/2、CL和Vss)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是,肾功能损伤患者右美托咪定代谢物的药代动力学未被评价。因为绝大多数代谢物从尿中排出,肾功能损伤患者长期输注很可能造成代谢物蓄积(见用法用量)。
药物相互作用:
    体外研究:人体肝微粒体的体外研究表明没有证据显示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具有临床相关性。
【贮藏】 不超过30℃密闭保存。
【包装】 暂无权限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暂无权限
【批准文号】 暂无权限
【生产企业】 暂无权限
数据更新时间:2025-04-28
发布
×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联系客服反馈建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公众号

扫码关注
药智数据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