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目前无法使用部分二次筛选功能
请联系客服开通更多权限和功能!
出处 | 方剂名称 | 经典 | 方剂组成 | 分类 | 方剂演变 |
---|---|---|---|---|---|
封菊秋方 | 2号养胃汤 | 姜夏15克,枳实15克,陈皮15克,茯苓20克,竹茹20克,生姜20克,甘草10克,红人参15克 | 查看 | ||
《医统》卷八十四 | 阿艾丸 | 白姜(盐,酒或米醋炒)八钱,香附子(童便浸,炒)一两,玄胡索(炒)八钱,真阿胶(炒成珠)一两,艾叶一两(制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饼,瓦上炕干,勿令焦,研为细末) | 查看 | ||
《嵩崖尊生》卷八 | 阿艾五苓散 | 五苓散加阿胶一钱,川芎一钱,炙草一钱,当归三钱,艾叶三钱,白芍四分,熟地四分 | 查看 | ||
《饮膳正要》卷一 | 阿菜汤 | 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良姜二钱 | 查看 | ||
《饲鹤亭集方》 | 阿芙蓉酒 | 滴花烧酒1盏,潮脑七钱,阿片烟膏 | 查看 | ||
《鸡峰》卷十五 | 阿胶白术散 | 白术一两半,白茯苓一两,白芍药一两,当归一两,熟地黄一两,人参一两,白芷一两,阿胶一两,芎一两,甘草三分 | 查看 | ||
《温热经解》 | 阿胶鳖甲汤 | 生鳖甲五钱,阿胶一钱,白芍一钱,炙草一钱,小草八分,淡菜2枚,西洋参一钱 | 查看 | ||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张涣方 | 阿胶丹 | 真阿胶(炙熟)一两,干姜一两,芍药半两,当归(洗,焙干)半两,川黄连半两,肉豆蔻半两 | 查看 | ||
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一九O | 阿胶地黄汤 | 生干地黄四两,阿胶二两(捣碎,炒令黄燥),蒲黄二两 | 查看 | ||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 | 阿胶地黄汤 | 生干地黄120克,阿胶60克(捣碎,炒令黄燥),蒲黄60克 | 查看 | ||
《冯氏锦囊•杂症》卷十一 | 阿胶地黄丸 | 熟地膏(用熟地1斤,将八两煮汁,去滓,入八两汁内,煮烂成膏),牡丹皮三两(焙),山茱萸四两(去核,酒拌蒸,晒干,炒),白茯苓三两(人乳拌透,晒干,焙),怀山药四两(炒黄),泽泻二两(淡盐水拌炒),麦门冬(去心)四两(炒),真阿胶三两(切块,蛤粉拌炒成珠) | 查看 | ||
《温热经解》 | 阿胶甘草犁膏汤 | 阿胶三钱,甘草三钱(炙),梨膏五钱(冲) | 查看 | ||
《圣惠》卷六 | 阿胶膏 | 阿胶三两(捣碎,炒令黄燥,捣末),白羊肾3对(去筋膜,切,细研),杏仁三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薯蓣二两(捣为末),薤白1握,(细切),黄牛酥四两,羊肾脂四两(煮去滓) | 查看 | ||
《重订通俗伤寒论》 | 阿胶黄连汤 | 陈阿胶4.5克(烊冲),生白芍6克,小川连1.8克(蜜炙),鲜生地18克,青子芩3克,鸡子黄1枚(先煎代水) | 查看 | ||
《胎产心法》卷上 | 阿胶黄连饮 | 阿胶,黄连,芍药,甘草,枳壳(麸炒) | 查看 | ||
《重订通俗伤寒论》 | 阿胶黄芩汤 | 陈阿胶,青子芩各9克,甜杏仁,生桑皮各6克,生白芍3克,生甘草2.4克,鲜车前草,甘蔗梢各15克 | 查看 | ||
《民间方》 | 阿胶鸡蛋汤 | 阿胶10克,鸡蛋1个,食盐适量 | 查看 | ||
《重订通俗伤寒论》 | 阿胶鸡子黄汤 | 陈阿胶6克(烊冲),生白芍9克,石决明15克(杵),双钩藤6克,大生地12克,清炙草1.8克,生牡蛎12克(杵),络石藤9克,茯神木12克,鸡子黄2枚(先煎代水) | 查看 | ||
《湿温时疫治疗法》引沈樾亭方 | 阿胶鸡子黄汤 | 真阿胶一钱半,左牡蛎五钱,大生地四钱,生白芍三钱,女贞子三钱,黄甘菊二钱,鸡子黄1枚,童便1钟 | 查看 | ||
《胎产秘书》卷上 | 阿胶济阴汤 | 阿胶,白术各3克,白芍,当归,川芎各3克,砂仁(带壳)1.5克,条芩,蕲艾各4.5克,香附2.4克,炙甘草1.5克,粘米1捏 | 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