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 |
何首乌
|
药材基原 |
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
药用部位 |
干燥块根
|
性味归经 |
味苦、甘、涩,性微温。
|
功能主治 |
归肝、心、肾经;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用于疮痈,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
|
来源物种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茎缠绕,长2-4米,多分枝,具纵棱,无毛,微粗糙,下部木质化。叶卵形或长卵形,长3-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两面粗糙,边缘全缘;叶柄长1.5-3厘米;托叶鞘膜质,偏斜,无毛,长3-5毫米。花序圆锥状,顶生或腋生,长10-20厘米,分枝开展,具细纵棱,沿棱密被小突起;苞片三角状卵形,具小突起,顶端尖,每苞内具2-4花;花梗细弱,长2-3毫米,下部具关节,果时延长;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绿色,花被片椭圆形,大小不相等,外面3片较大背部具翅,果时增大,花被果时外形近圆形,直径6-7毫米;雄蕊8, 花丝下部较宽;花柱3, 极短,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长2.5-3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
生长习性 |
何首乌属多年生植物,定植第一年地上部分生长主藤蔓,第二年后主藤蔓继续生长,并从茎基部和主藤蔓的节间抽生新藤蔓。每年均有一个生长周期,藤蔓从早春3月份气温回升到14-16℃时开始生长,在雨水充足、夏季高温前藤蔓生长进入高峰期,进入高温干旱季节生长缓慢;秋雨季节又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比第一个高峰期略次之,到了冬季地上部分老藤开始枯萎落叶。进入12月份后,将进入完全休眠期状态。何首乌藤蔓条数与根条数大致呈正比,一般藤茂块根亦旺。何首乌一年生植株即可开花,9-10月为盛花期,10-11月果实成熟生中可多次连续开花结果,何首乌年生育期250-260天。
|
生长周期 |
3-4年
|
采收期 |
11-12月
|
产地加工方法 |
采挖后及时清除病虫害所致及挖伤的块根,除去细根、须根,洗净泥土,切1.0-1.5cm块或厚片,晒干或烘干即可
|
药材性状图片 |
|
本草考证 |
中药应用具有数千年历史,加上形态类似,物种繁多,古籍论述简单等因素,中药的品种和药用部位随着年代更迭均有或多或少的变化。本草考证以文献研究为主,结合市场调研及实物观察的形式,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书典籍及相关辞书,结合现代相关文献资料,梳理药物的名实关系、生境、形态、用药部位、性味、功效、采收、加工等内容,从生态习性、形态、“药图”与实物对照、药材特征、功效剂量及文字训诂等角度进行综合考证分析,核实中药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及基原,掌握药材基原的历史源流和变迁情况,并结合当前人工种植(养殖)生产情况,综合考虑古籍记载、历史变迁、当前实际等因素固定中药材基原,形成完整的关键信息考证报告。适用于或可提供中药新药3.1、3.2类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究注册申报所需的关键信息考证资料。如有需求,请联系页面下端供应商。
|
产地考证 |
中药材的道地性和质量是保证中药制剂产品疗效的重要因素。产地考证以文献研究为主,结合市场调研,通过对历代本草、医书典籍及相关辞书等文献系统研究,对本草文献中有关中药材的产地、道地性记载进行梳理,总结其历代变迁情况,结合现代中药材主要产区及道地性演变确定中药材产地分布等情况,形成完整的关键信息考证报告。适用于或可提供中药新药3.1、3.2类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究注册申报所需的关键信息考证资料。如有需求,请联系页面下端供应商。
|
炮制方法考证 |
中药的炮制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对炮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因而发展出不同地区特色的炮制方法。炮制方法考证将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书籍和炮制专著,系统梳理药物炮制古今发展脉络,明晰历代主流炮制方法,结合药物临床功效、用法及当前工业化生产水平,综合加以证实,确定可行的饮片炮制方法,形成完整的关键信息考证报告。适用于或可提供中药新药3.1、3.2类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究注册申报所需的关键信息考证资料。如有需求,请联系页面下端供应商。
|
中药材质量研究 |
中药材质量是影响中药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关键因素。通过文献研究、产地调研,收集不同产地多批次的药材样品开展关键质控点实验研究,通过多批次质量研究数据,探究药材基原、规格、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方法与药材质量属性的关系,从而固定药材基原、规格、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等关键信息,为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安全有效、质量稳定的中药材。适用于或可提供中药新药、经典名方、配方颗粒研究的注册申报所需的处方药味研究资料。如有需求,请联系页面下端供应商。
|
资源评估 |
中药资源评估采取文献研究为主,产地种植户、经销商调研访谈为辅,整理分析全国历次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文献资料,对药材基原、药用部位、采收期、产地加工、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产区分布等影响药材生产与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明确中药材基础信息;根据中成药处方产品最小包装消耗的药材量及预计市场销量情况、药材资源分布规模及产销情况进行调研,掌握中药材预计消耗量与可获得量的关系;对中药材再生能力、成药周期、濒危等级、特殊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影响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关键因素;最终针对中药材资源特点,制定规范化种植的发展规模、区域、固定基原、采收期及加工方法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实现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与质量的稳定的目的,形成完整的中药材资源评估报告。适用于或可提供中药新药、经典名方、配方颗粒研究的注册申报所需的资源评估报告。如有需求,请联系页面下端供应商。
|
中药饮片质量研究 |
中药饮片与中药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疗效密切相关。依据药材的关键质量属性、生产设备能力等研究确定的炮制生产工艺,进行多批次的饮片制备,并开展质量分析,掌握炮制过程对中药饮片质量波动的关键控制点。同时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追溯每一批药材到饮片的质量信息,包含药材产地资源信息、饮片炮制工艺及流程、收率、质量数据、辅料质量等所有数据信息,此外可获得批对批中药材至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指标的量值传递数据,以及多批次药材到饮片量值传递变化趋势数据。为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精准、优质的中药饮片与技术支持。适用于或可提供中药新药、经典名方、配方颗粒研究的注册申报所需的处方药味研究、饮片炮制研究资料以及小试、中试研究用饮片的炮制。如有需求,请联系页面下端供应商。
|
中药饮片炮制工艺规程 |
遵循中医药理论,继承传统炮制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业化生产条件,在中药饮片的净制、切制、干燥、炮炙、包装等炮制环节中可能导致中药饮片质量波动的关键环节和风险控制点开展具体的技术工艺研究,采用工艺摸索、工艺验证等实验设计,逐步明确炮制工艺流程、关键参数、生产设备等,并通过多批次的工艺放大批量炮制生产,考察炮制工艺参数的适用性及炮制工艺标准及参数范围,最终形成科学的、适宜的中药饮片炮制生产工艺规程。适用于或可提供中药新药、经典名方、配方颗粒研究的注册申报所需的饮片炮制研究资料。如有需求,请联系页面下端供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