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4
药智数据企业版
量身打造,体验升级
立即前往
VIP免费试用申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品说明书 > 甲磺酸吉米沙星片 反馈纠错 帮助中心 打印
企业版药品说明书数据库,支持高级检索,历史版本查阅,PDF图文对照,点击体验!

甲磺酸吉米沙星片

核准日期: 2010-12-10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甲磺酸吉米沙星片
英文名称: Gemifloxacin Mesylate Tablets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甲磺酸吉米沙星,其化学名称为:(R,S)-7-(3-氨甲基-4-(Z)-甲氧亚胺基-1-吡咯烷基)-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1,8-二氮杂萘-3-羧酸甲磺酸盐倍半水合物。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8H20FN5O4·CH4O3S·1 1/2H2O
分子量:512.49
【性状】 本品为薄膜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至浅棕色。
【适应症】
本品用于由以下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的治疗。
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副流感嗜血杆菌或粘膜炎莫拉氏菌等敏感菌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2.社区获得性肺炎
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多药抗性菌株(MDRSP))*、流感嗜血杆菌、粘膜炎莫拉氏菌、肺炎衣原体或肺炎支原体等敏感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3.急性鼻窦炎
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多药抗性菌株(MDRSP))*、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敏感菌引起的急性鼻窦炎。
*MDRSP,多药抗性肺炎链球菌包括前面已知的PRSP(抗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分离物,及抗以下抗生素的两种或多种的菌株:青霉素、第2代头孢菌素,例如,头孢呋辛,大环内酯、四环素及TMP/SMZ。
【规格】 暂无权限
【用法用量】
口服。可与食物同服或不与食物同服,应用随意量的液体完整吞服。
本品的推荐剂量为每日320mg,详见下表。
本品的推荐给药方案
适应症 剂量 疗程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每日一片320mg 5天
社区获得性肺炎 每日一片320mg 7天
急性鼻窦炎 每日一片320mg 5天
本品不应超过推荐的剂量及时程。
肾功能不全患者
肌酐清除率>40mL/min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40mL/min的患者建议进行剂量调整。下表提供了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剂量指导原则。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推荐剂量
肌酐清除率(mL/min) 剂量
>40 见通常的用法
≤40 160mg q24h
需要常规血液透析的患者或连续腹膜透析的患者应当给予160mg q24h。
当血清肌酐浓度未知时,以下公式可用于估算肌酐清除率。
男性:肌酐清除率(mL/min)=[体重(kg)×(140-年龄)]/[72×血清肌酐(mg/dL)]
女性:0.85×男性的计算值
肝功能不全患者的使用
有轻度(Child-Pugh A级)、中度(Child-Pugh B级)或严重(Child-Pugh C级)的肝功能不全患者不必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文献资料介绍:
在本品临床研究中,6775名患者接受每日剂量为320mg的吉米沙星治疗。另外,在临床药理学研究中,1797名健康志愿者及81名肾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接受单剂量或多剂量的吉米沙星。在临床试验中患者发生的大多数不良反应被认为是轻度至中度的。
2.2%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可能或很可能的)停用吉米沙星,主要由于药疹(0.9%)、恶心(0.3%)、腹泻(0.3%)、荨麻疹(0.3%)及呕吐(0.2%)。参比抗生素因不良反应停止用药的占总体的2.1%,主要由于腹泻(0.5%)、恶心(0.3%)、呕吐(0.3%)及药疹(0.3%)。
接受320mg吉米沙星与参比药物(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氟喹诺酮类)的患者发生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分类为可能或很可能的且频率≥1%的如下:腹泻分别为3.6%和4.6%;药疹分别为2.8%和0.6%;恶心分别为2.7%和3.2%;头痛分别为1.2%和1.5%;腹痛分别为0.9%和1.1%;呕吐分别为0.9%和1.1%;眩晕分别为0.8%和1.5%;味觉错乱分别为0.3%和1.9%。
吉米沙星似乎有低的光敏感性。在临床研究中,与治疗相关的光敏感性发生率仅占患者的0.039%(3/7659)。
在接受320mg吉米沙星的患者中发生的其他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可能或很可能相关的),发生率在0.1%-1%的如下:腹痛、食欲缺乏、关节痛、便秘、皮炎、眩晕、口干、消化不良、疲劳、胃肠胀气、真菌感染、胃炎、生殖器念珠菌病、高血糖症、失眠、念珠菌病、瘙痒、嗜睡、味觉异常、血小板增多症、震颤、阴道炎及呕吐。
临床研究中报道的其他不良反应,有潜在的临床显著性、认为与药物可能有关系的、且发生率小于患者的0.1%的是:尿异常、贫血、无力、背痛、胆红素血症、呼吸困难、湿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脸红、胃肠炎、粒细胞减少症、潮热、GGT增高、腿痛性痉挛、肌痛、神经质、非特异性胃肠道紊乱、疼痛、咽炎、肺炎、溶血症、震颤、眩晕及视觉异常。
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细菌性发作(ABECB)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试验中,药疹的发生率如下(表3):
吉米沙星治疗的患者的药疹发生率(按临床适应症分组)
  ABECB(5天)N=2284 CAP(7天)N=643
  n/N % n/N %
总数 27/2284 1.2 26/643 4.0
女性<40岁 NA*   8/88 9.1
女性≥40岁 16/1040 1.5 5/214 2.3
男性<40岁 NA*   5/101 5.0
男性≥40岁 11/1203 0.9 8/240 3.3
*此类患者数量不足,无分析意义。
实验室变化
多剂量服用吉米沙星的患者出现实验室异常的百分数列在下面。这些异常是否与吉米沙星有关尚未知。
临床化学:ALT升高(1.5%)、AST升高(1.1%)、肌酸磷酸激酶升高(0.6%)、钾升高(0.5%)、钠降低(0.3%)、γ-谷氨酰胺转移酶升高(0.5%)、碱性磷酸酶升高(0.3%)、总胆红素升高(0.3%)、血尿素氮升高(0.3%)、钙降低(0.2%)、白蛋白降低(0.3%)、血清肌酐升高(0.2%)、总蛋白下降(0.1%)及钙升高(<0.1%)。
CPK升高的发生率不高,应用吉米沙星的为0.8%,应用参比药的为0.4%。
血液学:血小板升高(0.9%)、嗜中性粒细胞升高(0.5%)、红细胞压积增大(0.1%)、血红蛋白升高(0.1%)红细胞升高(0.1%)。
.在临床研究中,约7%吉米沙星治疗的患者在进入研究前有升高的ALT值。这些患者中,约10%在治疗访问期间显示进一步的升高,5%在治疗访问结束时显示进一步的升高。这些患者中无发生肝细胞黄疸的证据。在参比药物中,约6%的患者在进入研究前有升高的ALT值。这些患者中,约7%在治疗访问期间显示进一步的升高,4%在治疗访问结束时显示进一步的升高。
在临床研究中,638名接受单剂量640mg的吉米沙星或250mg b.i.d环丙沙星连续3天,吉米沙星ALT升高的发生率为3.9%,环丙沙星为1.0%。在研究中,两名患者ALT升高到正常值上限的8-10倍。这些升高无症状且可逆。
【禁忌】
本品禁用于对吉米沙星、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或产品中任何其他成分有过敏史的患者。
【注意事项】
警告
本品在儿童、青少年(年龄未满18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尚未建立。
QT影响
吉米沙星可能会延长一些患者的QT间期。吉米沙星应当避免有QT间期延长史的患者、有未治疗的电解质紊乱的患者(低血钾或低血镁)及接受ⅠA类(如喹尼丁、普鲁卡因胺)或Ⅲ类(胺碘酮、甲磺胺心安)等抗心律失常药的患者使用。
尚未进行吉米沙星与可延长QT间期药物(如红霉素、抗精神病药及三环类抗抑郁药)之间的药动学研究。当吉米沙星与这些药物一同使用,以及有进行性心律失常前期,例如心动过缓或急性心肌缺血患者使用时应当谨慎。在多达6775名使用吉米沙星治疗的患者,包括653名同时使用已知可延长QT间期药物的患者及5名低钾血症患者,无因QT延长的心血管迁移或死亡事件发生。
QT延长发生的可能性可能会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不应超过推荐剂量,特别是肾或肝损伤患者,其Cmax及AUC可能略有升高。QT延长可能导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包括torsades de poites的危险增加。QT间期的最大变化发生在口服吉米沙星后5-10h。
超敏反应:
在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发生严重及偶尔致命的超敏反应的报道。这些反应可能发生在口服第一个剂量后。有些反应伴随循环衰竭、低血压/休克、癫痫发作、失去知觉、麻刺感、血管神经性水肿(包括舌头、喉或面部水肿/肿胀)、气道阻塞(包括支气管痉挛、呼吸短促及急性呼吸痛苦)、呼吸困难、荨麻疹、刺痒及其他严重皮肤反应发生。
当出现以上即时型Ⅰ型过敏性皮疹征象或任何其他超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停止吉米沙星治疗。应评价是否需要继续氟喹诺酮的治疗。严重的急性超敏反应,应根据临床症状,采用其他药物,肾上腺素的治疗及其他复苏措施,包括吸氧、静脉输液、抗组胺药、皮质激素类及气道处置等。
已报道的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严重及偶尔发生的致命事件,有些是由于超敏反应及/或不确定的病因引起的。这些事件可能是严重的,通常发生在多剂量给药后。临床表现通常包括重新开始发热及以下反应中的一种或多种:药疹或严重皮肤反应(如,毒性表皮坏死)、Steven-Johnson综合征,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衰,黄疸性肝炎,急性肝坏死或肝衰,溶血性贫血或发育不全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包括血栓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凡科尼综合征及/或其他血液学异常。
外周神经病:
罕见的感觉或感觉运动轴突多神经病影响小和/或大轴突,导致感觉异常,感觉减退,感觉迟钝和虚弱在服用喹诺酮病人中已有报道。
对跟腱的影响:
有报道服用氟喹诺酮药物的患者发生肌腱炎及肩、手、跟腱的断裂,需要进行外科修复,或导致较长时间的失去功能。上市后调查报告指出同时服用可的松类甾体药物危险性增加,特别是年龄大的病人。如果服用吉米沙星的患者发生疼痛、炎症或跟腱断裂,应中断治疗。患者应休息,节制锻炼,直至跟腱炎或跟腱断裂的诊断排除。跟腱断裂可能发生在治疗期间或之后。
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影响
在吉米沙星的临床研究中,对CNS的影响报道不多。象其他氟喹诺酮类一样,吉米沙星当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例如癫痫或惊厥预处置的患者时应当谨慎。尽管在吉米沙星的临床试验中未发现,但接受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有发生惊厥、颅内压增加、中毒性精神病,中毒性精神病的报道。其他氟喹诺酮药物亦可能引起CNS刺激,而CNS刺激可能导致震颤、坐立不安、焦虑、轻微头痛、慌乱、幻觉、偏执及极少发生的自杀想法或行动。如果这些反应发生在服用吉米沙星的患者身上,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措施。
抗生素相关的结肠炎
几乎所有的抗生素药物包括吉米沙星均有发生伪膜性肠炎的报道,严重程度可能从轻度直至威胁生命。因此,重要的是,在服用抗生素后患者发生腹泻时应当考虑到这一诊断结果。
用抗生素治疗改变了结肠的正常菌群,可能允许了棱状芽胞杆菌的过度生长。研究表明棱状芽胞杆菌产生的毒素是发生抗生素相关结肠炎的主要原因。
在已诊断出伪膜性肠炎后,应当启动治疗措施。轻度伪膜性肠炎的情况通常仅停药即可。中度至重度的情况,应考虑输液及电解质、补充蛋白质,用临床上对棱状芽胞杆菌有抗菌效果的抗菌药物治疗。
一般原则
在未证实或强烈怀疑发生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开甲磺酸吉米沙星片处方,不会给患者带来好处,且增加了产生抗药菌的危险。

在临床研究中,药物相关的药疹总发生率为2.8%。与吉米沙星相关的药疹最常见的形式是斑丘疹,严重程度从轻度至中度,0.3%外观上描述为荨麻疹。药疹通常发生于治疗开始后的第8天至第10天;60%的药疹在7天内痊愈,80%在14天内痊愈。这些发生药疹的患者中约10%描述为严重。在临床药理学研究中进行组织学评价,与非并发的疹性皮肤反应一致。且未显示光毒性、脉管炎或坏死。在临床试验中,无更严重与迁移率与死亡率相关的皮肤反应的文献实例。
药疹最常见于年龄<40岁的患者,特别是女性及绝经期后的采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药疹的发生率亦与较长时间的治疗有关(>7天)。治疗时间7天以上的延长,引起除>40岁的男性小组以外的所有组别的药疹发生率的显著增加(见下表)。当治疗时患者发生药疹时,吉米沙星的治疗应当停止。
临床研究中吉米沙星治疗患者的药疹发生率
人群*按性别、年龄及治疗时程分类
性别与年龄(岁)类别 不同疗程的药疹发生率
5天 7天 10天** 14天**
女性<40 5/242(2.1%) 39/324(12.0%) 20/131(15.3%) 7/31(22.6%)
女性≥40 19/1210(1.6%) 30/695(4.3%) 19/308(6.2%) 10/126(7.9%)
男性<40 4/218(1.8%) 20/318(6.3%) 7/74(9.5%) 3/39(7.7%)
男性≥40 9/1321(0.7%) 23/776(3.0%) 9/345(2.0%) 3/116(2.6%)
总计 37/2991(1.2%) 112/2113(5.3%) 55/858(6.4%) 23/312(7.4%)
*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恶化及其他适应症的患者
**超过推荐的用药时程
光敏感性反应在临床研究中很少见到报道。但是,像这类药物的所有其他药物一样,建议患者应避免不必要的强日光下的曝晒或人工紫外线(如,日光灯、日光浴室),并且建议如果在明亮的阳光下,应适当使用宽谱的阳光阻挡物。如果怀疑发生了光敏反应,应当停止用药。
对肝脏的影响
给予吉米沙星320mg每日一次,肝酶升高(ALT及/或AST升高)发生率与参比抗生素药物(环丙沙星、左氟沙星、克拉霉素/头孢呋新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氧氟沙星)相当。当患者给予吉米沙星的剂量增加到每天480mg或更高时,肝酶升高的发生率增高。
无与肝脏酶升高相关的临床症状。肝酶升高的现象在治疗停止后即消失。吉米沙星服用时不应超过推荐剂量320mg,亦不应超过其推荐的用药时间。
对于肾功能损伤(肌酐清除率≤40mL/min)的患者,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服用吉米沙星的患者应保持足够的水分,以防形成高浓度的尿。
给患者的信息:
应当建议患者:
·抗菌药包括本品应当仅在细菌感染的治疗时使用。它们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如,普通的感冒)。当在细菌感染时开处方甲磺酸吉米沙星片时,应当告诉患者尽管在治疗早期阶段时一般会感觉好了,药还是应该按照指导的方法继续服用。遗漏剂量或不完成整个疗程可能会(1)降低即时治疗的效果(2)增加发生细菌抗药性的可能性;
·本品与药疹相关。患者如果发生药疹,应当停止用药并咨询医师;
·本品可能与超敏反应有关,包括过敏反应,甚至在单剂量给药后;患者在发生药疹或其他变应性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疗服务;
·本品可能产生心电图的变化(QT间期延长);
·本品应当避免给予服用ⅠA类(如喹尼丁、普鲁卡因胺)或Ⅲ类(胺碘酮、甲磺胺心安)等抗心律失常药的患者使用;
·本品在给予服用可能延长QT间期药物(如红霉素、抗精神病药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患者时应当谨慎;
·应当将以下情况告知医生,任何有个人及家族QT间期延长史或心律失常前期的条件,例如近期的低钾血症、显著的心动过缓或近期的心肌缺血;
·应将与本品同服的其他药物告知医生,包括非处方药及营养增补剂;
·如果服用本品时感觉心跳或晕厥,请与医生联系;
·本品可与饭同吃,或不与饭同吃;
·保持足够的水分,以防形成高浓度的尿;
·不要在服用本品的3小时前或2小时后服用含镁及/或铝或含硫酸铁(铁)的制剂、含锌或其他金属离子的多种维生素制剂,或Vides(去羟肌苷)咀嚼片/缓冲片或儿童用口服冲剂;
·本品应在服用硫糖铝前至少2小时服用。
·有喹诺酮类药物发生光毒性的报道。在临床研究中以推荐剂量使用时引发光毒性的趋势较低(3/7659)。在保持良好的临床条件情况下,避免日光或人工紫外灯(如日晒床)。如果出现日晒病反应或皮疹,与您的医生联系;
·本品可能引起眩晕;如果发生,患者应当避免开车或操作机器或从事需要精神警醒或协调的活动;
·如果发现疼痛、压痛或跟腱断裂,请停止用药并与医生联系。患者应当休息,并避免锻炼,直至排除跟腱炎或跟腱断裂诊断结果。
·给予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有发生惊厥的报道;如果有曾经发生这种情况历史的,请在服用此药前告知您的医生。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多剂量给药时对健康受试者茶碱、地高辛或炔雌醇/左炔诺孕酮口服避孕药的多剂量药动学无影响。
本品与碳酸钙、西米替丁、奥美拉唑或雌激素/孕酮口服避孕药同服时,对吉米沙星的药动学产生很小的变化,认为无临床显著性。
本品与丙磺舒一同服用,导致吉米沙星的全身暴露量增加45%。
本品对进行稳态华法令治疗的健康受试者的华法令抗凝效应无显著影响。但是,因为一些喹诺酮类曾报道可提高患者的华法令及其衍生物的抗凝效果,如果喹诺酮类抗生素与华法令或其衍生物一同服用时,需密切监视凝血酶原时间及其他适当的凝集试验。
喹诺酮与碱土金属及过渡金属形成螯合物。吉米沙星当与含有铝及镁的制酸剂一同服用时口服吸收显著降低。含镁及/或铝的制酸剂、含硫酸铁(铁)的制剂、含锌或其他金属阳离子的多种维生素制剂或Vides(去羟肌苷)咀嚼片/缓冲片或儿童用口服冲剂应当在本品服用前3h或服用后2h服用。硫糖铝不应在服用本品后2h以内服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未建立吉米沙星在怀孕妇女的安全性。吉米沙星不应给怀孕妇女服用,除非对母亲的潜在好处多于对胎儿的危险。未进行怀孕妇女的充分的、良好控制的研究。
吉米沙星可分泌于大鼠的乳汁中。无吉米沙星在人体乳汁中分泌的信息。因此,吉米沙星不应给哺乳母亲服用,除非对母亲的潜在好处高于危险。
【儿童用药】
尚未建立儿童与年龄未满18岁的青少年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氟喹诺酮类,包括吉米沙星可引起未成年动物的关节病及软骨病。
【老年用药】
在吉米沙星的临床研究中,受试者总数的30%(2064)是65岁或以上,同时有12%(779)是75岁及以上者。未观察到这些受试者与年轻受试者间的总体上的有效性差异,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年轻受试者相比相似或更低,药疹在老年患者的发生率与40岁以下的患者相比发生率更低。
【药物相互作用】
制酸剂/二价及三价阳离子:当与含铝或含镁的制酸剂同服时,吉米沙星的全身利用度显著降低(AUC降低85%;Cmax降低87%)。在吉米沙星给药前3h与给药后2h服用含铝、含镁的制酸剂或硫酸铁(325mg),不会显著改变吉米沙星的全身利用度。因此,含铝或含镁的制酸剂、硫酸铁(铁)、含锌或其他金属离子的多种维生素制剂、或Vides(去羟肌苷)咀嚼片/缓冲片或儿童用口服冲剂,不应在吉米沙星片给药前的3h或给药后的2h内服用。
碳酸钙(1000mg)无论在吉米沙星服药前2h或服药后2h给予,均未见吉米沙星全身利用度的显著降低。碳酸钙与吉米沙星同时服用,导致吉米沙星暴露量小的、无临床显著性的降低[AUC(0-inf)下降21%,Cmax下降]。
硫糖铝:当在吉米沙星服药3h前给予硫糖铝(2g),吉米沙星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显著下降(AUC下降53%,Cmax下降69%)。当吉米沙星给药2h后服用硫糖铝(2g),对吉米沙星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无显著影响。因此吉米沙星应在服用硫糖铝至少2h前服用。
体外代谢:体外抑制研究结果表明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对吉米沙星的代谢不起重要作用。因此吉米沙星不会引起通过CYP450酶系代谢的其他药物显著的体内药动学相互作用。
茶碱:吉米沙星320mg处于稳态时不影响茶碱多剂量给药(300-400mg,b.i.d,健康男性受试者)的药动学。
地高辛:吉米沙星320mg处于稳态时不影响地高辛的多剂量给药(每天0.25mg,健康老年受试者)的药动学。
口服避孕药:在健康女性受试者研究口服雌激素/孕酮避孕药(每日一次,21天)对吉米沙星(320mg,每日一次,连续6天)药动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时服用避孕药可引起吉米沙星AUC及Cmax均值下降19%及12%。这些变化不认为具有临床显著性。吉米沙星320mg处于稳态时不影响雌激素/孕酮口服避孕药的多剂量给药的药动学(30μg/150μg,每日一次,连续21天,给予健康受试者)。
西米替丁:单剂量给予320mg吉米沙星,与西米替丁每日4次连续7天共同服用,可导致吉米沙星AUC(0-inf)与Cmax的均值略有升高,分别升高10%与6%。这些升高不认为具有临床显著性。
奥美拉唑:单剂量给予320mg吉米沙星与奥美拉唑40mg每日一次连续4天共同服用,吉米沙星的AUC(0-inf)与Cmax的均值略有升高,分别升高10%与11%。这些升高不认为具有临床显著性。
华法令:对进行华法令稳态治疗的健康受试者,多剂量给予吉米沙星(每日一次320mg,连续7天),吉米沙星对华法令诱导的抗凝活性无显著影响(即,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正常化比率)
丙磺舒:对多剂量给予丙磺舒(总剂量=4.5g)的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予320mg的吉米沙星,吉米沙星的平均肾清除率降低了约50%,导致吉米沙星的AUC(0-inf)平均增加了45%,半衰期均值延长了1.6h。吉米沙星Cmax均值增加了8%。
【药物过量】
任何过量的征象均可对症治疗。无已知的特异性的解毒药。在急性口服过量时,应当通过诱导呕吐或通过洗胃将其排空;应仔细观察情况,对症处置,并保持适当的水分。血液透析可从血浆中移去约20%-30%口服剂量的吉米沙星。
当经口给药的剂量大鼠为1600mg/kg、小鼠320mg/kg时有死亡发生。这些物种静脉注射的最低致死剂量分别为160及80mg/kg。吉米沙星给予啮齿类动物单剂量高达400mg/kg后的毒性征象包括:共济失调、嗜睡、竖毛、震颤、阵挛性惊厥。
【药理毒理】
吉米沙星一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本品的抗菌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促旋酶(拓扑异构酶Ⅱ)和拓扑异构酶Ⅳ,从而抑制细菌DNA的复制,转录、修复过程。
吉米沙星对下列细菌具有抗菌作用:
革兰氏阳性菌:肺炎链球菌,包括多药抗肺炎链球菌株。
革兰氏阴性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多数菌株中度敏感)、卡他莫拉菌。
其他微生物: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吉米沙星在Ames实验中对沙门氏细菌回复突变无致突变性。小鼠腹腔注射40mg/kg的剂量,未诱导骨髓微核;大鼠口服≥800mg/kg、静注≥40mg/kg的微核实验中可观察到骨髓微核。大鼠口服吉米沙星1600mg/kg未见诱导肝细胞中的异常DNA合成。体外实验观察到吉米沙星可诱发小鼠淋巴瘤及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生殖毒性:雄性或雌性大鼠经口给药剂量600mg/kg/d时,AUC相当于临床推荐剂量AUC水平3至4倍,对生育力无影响。小鼠在器官形成时经口给予吉米沙星450mg/kg/d、大鼠经口给予600mg/kg/d、家兔静脉注射40mg/kg/d,可使胚胎发育迟缓,上述剂量的AUC水平分别为妇女320mg口服剂量的2、4及3倍。在大鼠出生前及出生后的发育研究中,发现发育迟缓似乎是可逆的(小鼠与家兔未进行此效应的可逆性研究)。怀孕大鼠给予8倍的临床剂量(以AUC比较)在存在亲体毒性的情况下,引起胚胎脑与眼的畸形。怀孕动物的全部无效应暴露剂量约是临床暴露剂量的0.8-3倍。
致癌作用:未在动物中进行吉米沙星长期致癌研究。裸鼠通过管饲法以100mg/kg/天的剂量经口给药暴露于模拟阳光照射下(包括UVA和UVB),每周5天,持续12个月,未观察到吉米沙星对紫外线辐射(UVR)致皮肤癌发生过程的影响。
【药代动力学】
吉米沙星的药动学在40mg至640mg的剂量范围大约呈线性。吉米沙星当进行每日剂量640mg服用7天的多剂量给药后有少量蓄积(平均蓄积<20%)。吉米沙星每日一次320mg的多剂量给药,在给药的第3天达稳态。
吸收与生物利用度
吉米沙星以口服片给药时迅速由胃肠道吸收。吉米沙星在片剂口服0.5-2h后观察到血浆浓度达峰,320mg片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71%(95%CI为60-84%)。在健康受试者多剂量口服320mg后,吉米沙星的最大血浆浓度(Cmax)及全身药物暴露量(AUC(0-24))的平均值±SD分别为1.61±0.51μg/mL(范围0.70-2.62μg/mL)及9.93±3.07μg·hr/mL(范围4.71-20.1μg·hr/mL)。在呼吸道与尿道感染的患者(n=1423)身上,使用群体药动学分析测得相似的估计值,AUC(0-24hr)的几何均值为8.36μg·hr/mL,范围3.2-47.7μg·hr/mL。
当服用高脂肪餐时,320mg剂量的吉米沙星药动学无显著变化。因此,在用药时可不必考虑饮食。
分布
吉米沙星与健康受试者的血浆蛋白体外结合率约为60-70%,且与浓度无关。在多剂量给药后,在健康的老年与年轻受试者体内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范围在55%-73%,且不受年龄影响。肾功能不全不会显著影响与吉米沙星的蛋白结合。吉米沙星的全血/血浆浓度比为1.2:1。吉米沙星Vdss/F的几何均值是4.18L/kg(范围:1.66-12.12L/kg)。
吉米沙星口服后广泛分布于全身。
吉米沙星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浓度超过血浆中的浓度。吉米沙星易于进入肺组织及体液。每日给予320mg的吉米沙星,在给药5天后的服药后2h,血浆、支气管肺泡巨噬细胞、上皮表面液体及支气管粘膜层的浓度列于下表:
吉米沙星在血浆与组织中的浓度(320mg口服剂量)
组织 浓度(均值±SD) 与血浆浓度的比值(均值±SD)
血浆 1.40(0.442)μg/mL  
支气管肺泡巨噬细胞 107(77)μg/g 90.5(106.3)
上皮表面液体 2.69(1.96)μg/mL 1.99(1.32)
支气管粘膜层 9.52(5.15)μg/g 7.21(4.03)
代谢
吉米沙星在肝脏以有限的程度代谢。在给药4h后,血浆中检测到的与药物相关的成分中,以原形化合物为主(约65%)。所有的形成的代谢物是少量的(<10%的口服剂量),主要是N-乙酰基-吉米沙星,吉米沙星的E-型异构体及吉米沙星的氨甲酰基葡萄糖醛酸甙。细胞色素P450酶在吉米沙星的代谢中不起重要作用,且这些酶的代谢活性不被吉米沙星显著抑制。
排泄
吉米沙星及其代谢物通过两种排泄途径排泄。在健康受试者口服吉米沙星后,均值(±SD)61±9.5%的剂量经粪便、36±9.3%经尿以原形药物及代谢物的形式排泄。在320mg多剂量给药后,肾清除率均值(±SD)约为11.6±3.9L/hr(范围4.6-17.6L/hr),表明主动分泌存在于吉米沙星的肾脏排泄中。在健康受试者给予320mg后达稳态时,血浆消除半衰期的均值(±SD)约为7±2h(范围4-12h)。
特殊人群
儿童:尚未研究吉米沙星在儿童受试者中的药动学。
老年:在成年受试者中,吉米沙星的药动学不受年龄影响。
性别:当考虑到体重因素后,吉米沙星在男性受试者与女性受试者中的药动学无显著差异。群体药动学研究表明,在服用320mg吉米沙星后,健康女性患者的AUC值与男性相比高约10%。男性与女性的平均AUC分别为7.98μg·hr/mL(范围3.21-42.71μg·hr/mL)及8.80μg·hr/mL(范围3.33-47.73μg·hr/mL)。吉米沙星无需根据性别进行剂量调整。
肝功能不全:单剂量给予320mg的吉米沙星后的药动学在轻度(Child-Pugh Class A)至中度(Child-Pugh Class B)肝脏疾病患者中进行研究。这些有肝脏损伤的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相比AUC(0-inf)平均增加34%,Cmax平均增加25%。
单剂量给予320mg吉米沙星的药动学亦在有严重肝损伤(Child-Pugh Class C)的患者身上作了研究。这些肝脏损伤受试者与健康志愿者相比AUC(0-inf)平均增加45%,Cmax平均增加41%。
这些平均药动学的增加不认为具有临床显著性。在轻度Child-Pugh Class A)、中度(Child-Pugh Class B)与重度Child-Pugh Class C)的肝损伤患者的血浆消除半衰期无显著变化。对有轻度、中度、重度肝损伤患者不建议进行剂量调整。
肾功能不全:由多剂量给予320mg的群体药动学与临床药理研究结果表明,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吉米沙星的清除率下降,血浆消除延长,导致患者的AUC值平均增加70%。在药动学研究中,吉米沙星的Cmax在肾功能不全受试者中无显著改变。在肌酐清除率>40mL/min的患者中,无需进行剂量调整。建议对肌酐清除率≤40mL/min的患者进行剂量调整。
血液透析约可以从血浆中清除20-30%口服剂量的吉米沙星。
潜在的光敏感性:对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紫外光与可见光照射后的皮肤响应研究,评价在给予吉米沙星每日一次160mg、每日一次320mg、环丙沙星500mg每日两次或安慰剂连续7天后产生红斑的最低剂量(MID)。吉米沙星对测试的6个波长中的5个(295-430nm)的光敏感性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在365nm(UVA区),吉米沙星显示了与环丙沙星500mg.i.d.相似的潜在光敏感性,两种药物的潜在光敏感性显著大于安慰剂。光敏反应在吉米沙星的临床试验中极少报道(0.039%)范围的成功率。
【贮藏】 遮光、密封,1-30℃保存。
【包装】 暂无权限
【有效期】 24个月
【批准文号】 暂无权限
【生产企业】 暂无权限
数据更新时间:2024-04-15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