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碘克沙醇注射液
核准日期: 2014-09-30
修改日期: 2015-11-11;2016-04-18;2018-04-09;2020-11-05;2021-03-03;2021-12-27;2022-09-28;2022-11-05;2023-07-10
通用名称: 碘克沙醇注射液
英文名称: Iodixanol Injection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碘克沙醇,其化学名称为:5,5'-[(2-羟基-1,3-丙二基)-双(乙酰基氨基)]-双[N,N'-双(2,3-二羟基丙基)-2,4,6-三碘-1,3-苯二甲酰胺]。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35H44I6N6O15
分子量:1550.18
辅料为:氨丁三醇,依地酸钙钠,氯化钙,氯化钠,盐酸,注射用水。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35H44I6N6O15
分子量:1550.18
辅料为:氨丁三醇,依地酸钙钠,氯化钙,氯化钠,盐酸,注射用水。
【性状】 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碘克沙醇是一非离子型、双体、六碘、水溶性的X线对比剂。与全血和其它相应规格的非离子型单体对比剂相比,所有临床使用浓度的纯碘克沙醇水溶液具有较低的渗透压。通过加入电解质调节渗透压,本品和正常的体液等渗。
碘克沙醇是一非离子型、双体、六碘、水溶性的X线对比剂。与全血和其它相应规格的非离子型单体对比剂相比,所有临床使用浓度的纯碘克沙醇水溶液具有较低的渗透压。通过加入电解质调节渗透压,本品和正常的体液等渗。
【适应症】 X线对比剂,用于成人的心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外周动脉造影、腹部血管造影,尿路造影,静脉造影以及CT增强检查;儿童心血管造影、尿路造影和CT增强检查。
【规格】 暂无权限
【用法用量】
给药剂量取决于检查的类型、年龄、体重、心输出量和病人全身情况及所使用的技术。通常使用的碘浓度和用量与其它当今使用的含碘X线对比剂相似,但在一些研究中使用较低碘浓度的碘克沙醇注射液也能得到足够的诊断信息。与其它对比剂一样,在给药前后应给病人充足的水分。
下列推荐的剂量可作为指导,用于动脉内注射的单次剂量,可重复使用。
(1)两种规格都有文献记载,但是多数病例推荐使用270mg I/ml。
(2)在高剂量的尿路造影中可以使用较高剂量。
老年人:与其他成年人剂量相同。
下列推荐的剂量可作为指导,用于动脉内注射的单次剂量,可重复使用。
适应症/检查 | 浓度 | 用量 |
动脉内使用 | ||
动脉造影 | ||
选择性脑动脉造影 | 270/320(1)mg I/ml | 一次注射5-10ml |
主动脉造影 | 270/320mg I/ml | 一次注射40-60ml |
外周动脉造影 | 270/320mg I/ml | 一次注射30-60ml |
选择性内脏i.a.DSA | 270mg I/ml | 一次注射10-40ml |
心血管造影 | ||
左心室与主动脉根注射 | 320mg I/ml | 一次注射30-60ml |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 320mg I/ml | 一次注射4-8ml |
儿童 | 270/320mg I/ml | 根据年龄、体重和病理情况 (推荐最大总剂量为按体重10ml/kg) |
静脉内使用 | ||
尿路造影 | ||
成人 | 270/320mg I/ml | 40-80ml(2) |
儿童<7kg | 270/320mg I/ml | 按体重2-4ml/kg |
儿童>7kg | 270/320mg I/ml | 按体重2-3ml/kg |
所有剂量均根据年龄、体重及病理情况 (最大剂量为50ml) | ||
静脉造影 | 270mg I/ml | 每腿50-150ml |
CT增强 | ||
成人:头部CT | 270/320mg I/ml | 50-150ml |
成人:体部CT | 270/320mg I/ml | 75-150ml |
儿童:头、体部CT | 270/320mg I/ml | 按体重2-3ml/kg可至50ml (少数病例可至150ml) |
(2)在高剂量的尿路造影中可以使用较高剂量。
老年人:与其他成年人剂量相同。
【不良反应】
下面列举了使用本品进行放射学检查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与含碘对比剂有关的不良反应本质上一般都为轻到中度且为暂时性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的不良反应要比离子型对比剂更少。重度反应和致死反应非常罕见。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的感觉异常,如热感或冷感。外周血管造影常会引起热感(发病率>1:10),而远端疼痛偶尔发生(发病率<1:10,但>1:100)。
腹部不适/疼痛非常罕见(发病率<1:1000),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也很少见(发病率<1:100,但>1:1000)。
过敏反应偶尔发生,通常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和皮肤反应,如呼吸困难、皮疹、红斑、荨麻疹、瘙痒和血管神经性水肿,这些不良反应可在注射后立即出现也可在几天后出现。可能发生低血压或发热。曾有报道发生严重甚至毒性皮肤反应。严重的反应如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或肺水肿和过敏样休克非常罕见。
过敏样反应的发生可能与剂量和用药途径无关,严重反应的最初症状可能仅是轻微的过敏症状,必须马上停止继续使用对比剂,必要时应立即通过静脉给药进行相应的治疗。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病人其过敏反应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误为迷走神经反应。
迷走神经反应可引起低血压和心律过缓,很少见。
碘中毒或碘中毒性腮腺炎是一种罕见的与使用碘对比剂有关的并发症,表现为腮腺的肿胀和触痛,可持续至检查后10天。
短暂性血清肌酐上升也很常见,但通常无临床意义。肾功能衰竭非常罕见,不过在高危病人组有致死病例的报道。
冠状动脉、脑动脉或肾动脉注射后会引起动脉痉挛并导致局部缺血。
神经系统反应非常罕见,可为头痛、眩晕、癫痫发作或短暂性运动或感觉障碍。偶可在随访的CT扫描时见到对比剂通过血脑屏障为脑皮质摄取,有时可伴短暂性意识模糊或皮层盲。
心脏并发症如心律紊乱、心功能减退或心肌缺血都很少见。
可能发生高血压。
静脉造影后的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内血栓形成很少见。曾有极个别关节痛的病例报道。
可能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和征兆(包括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喉痉挛、非心源性肺水肿)和咳嗽。
以下为国外临床研究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表1显示了碘克沙醇注射液在1244名成年患者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良事件按患者身体部位和发生次数大于0.5%列出。20%的患者一个或多个不良事件在研究期间24~72h发生。在757名患者亚组中,报告不良事件的女性人数为83/299人(28%),男性人数为77/458人(16%)。共有3%的女性和0.8%的男性报告胸痛。
表1 碘克沙醇与其他含碘对比剂双盲对照临床研究中发生率大于0.5%的不良事件
下面列出的是1244例患者中≤0.5%的不良事件
全身-整体紊乱:背痛、乏力、不适。
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传导异常、低血压、心肌梗死。
胃肠系统疾病:消化不良。
超敏反应:咽水肿。
神经系统:脑血管疾病、抽搐、感觉迟钝、昏迷、神志混乱。
外周血管疾病:潮红、外周缺血。
泌尿系统疾病:肾功能异常、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尿。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支气管炎、呼吸困难、肺水肿、鼻炎。
皮肤及其附属物疾病:血肿、多汗。
特殊感觉,其他疾病:耳鸣。
视力障碍:视力异常。
国外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下列不良反应是碘克沙醇注射液获准上市后观察到的。由于这些不良反应是由样本人数尚不明确的用药人群自发报告的,因此不能确切地估计其发生频率和确定与药物的因果关系。
心血管疾病:心脏骤停、心悸、冠状动脉痉挛,高血压和潮红。
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测试表明成人和儿科患者(包括婴儿)使用碘对比剂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暂时性抑制的报道并不常见。有些患者会接受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甲亢等疾病相关的治疗。
眼部疾病:暂时性的视力障碍包括皮质盲,复视和视力模糊。
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胰腺炎、唾液腺肿大。
一般疾病和给药部位情况:寒颤、发热、疼痛和不适及包括外渗在内的给药部位反应。
免疫系统疾病:超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或致命性过敏反应。
神经系统疾病:震颤(暂时性)、昏迷、意识紊乱,由对比剂外渗引起的短暂性对比剂诱发性脑病(包括健忘、幻觉、麻痹、局部瘫痪、短暂性语言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
精神疾病:焦虑、激动。
呼吸、胸部和纵隔疾病:咳嗽、打喷嚏、咽喉刺激或紧绷感、喉水肿、咽水肿,支气管痉挛。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反应范围从轻度(例如皮疹、红斑、瘙痒、荨麻疹和皮肤色素减退)到严重[例如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JS/TEN),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及全身症状(DRESS)的药物反应]。
与含碘对比剂有关的不良反应本质上一般都为轻到中度且为暂时性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的不良反应要比离子型对比剂更少。重度反应和致死反应非常罕见。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的感觉异常,如热感或冷感。外周血管造影常会引起热感(发病率>1:10),而远端疼痛偶尔发生(发病率<1:10,但>1:100)。
腹部不适/疼痛非常罕见(发病率<1:1000),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也很少见(发病率<1:100,但>1:1000)。
过敏反应偶尔发生,通常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和皮肤反应,如呼吸困难、皮疹、红斑、荨麻疹、瘙痒和血管神经性水肿,这些不良反应可在注射后立即出现也可在几天后出现。可能发生低血压或发热。曾有报道发生严重甚至毒性皮肤反应。严重的反应如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或肺水肿和过敏样休克非常罕见。
过敏样反应的发生可能与剂量和用药途径无关,严重反应的最初症状可能仅是轻微的过敏症状,必须马上停止继续使用对比剂,必要时应立即通过静脉给药进行相应的治疗。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病人其过敏反应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误为迷走神经反应。
迷走神经反应可引起低血压和心律过缓,很少见。
碘中毒或碘中毒性腮腺炎是一种罕见的与使用碘对比剂有关的并发症,表现为腮腺的肿胀和触痛,可持续至检查后10天。
短暂性血清肌酐上升也很常见,但通常无临床意义。肾功能衰竭非常罕见,不过在高危病人组有致死病例的报道。
冠状动脉、脑动脉或肾动脉注射后会引起动脉痉挛并导致局部缺血。
神经系统反应非常罕见,可为头痛、眩晕、癫痫发作或短暂性运动或感觉障碍。偶可在随访的CT扫描时见到对比剂通过血脑屏障为脑皮质摄取,有时可伴短暂性意识模糊或皮层盲。
心脏并发症如心律紊乱、心功能减退或心肌缺血都很少见。
可能发生高血压。
静脉造影后的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内血栓形成很少见。曾有极个别关节痛的病例报道。
可能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和征兆(包括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喉痉挛、非心源性肺水肿)和咳嗽。
以下为国外临床研究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表1显示了碘克沙醇注射液在1244名成年患者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良事件按患者身体部位和发生次数大于0.5%列出。20%的患者一个或多个不良事件在研究期间24~72h发生。在757名患者亚组中,报告不良事件的女性人数为83/299人(28%),男性人数为77/458人(16%)。共有3%的女性和0.8%的男性报告胸痛。
表1 碘克沙醇与其他含碘对比剂双盲对照临床研究中发生率大于0.5%的不良事件
病例数 | 碘克沙醇 N(%)=1244 | 对照组汇总 N(%)=861 | |
发生任何不良事件的总病例数 | 248(19.9) | 194(22.5) | |
全身 | 所有事件患者 | 41(3.3) | 22(2.6) |
水肿(任何位置) | 7(0.6) | 0(0) | |
心血管 | 所有事件患者 | 37(3.0) | 39(4.5) |
心绞痛/胸痛 | 28(2.2) | 22(2.6) | |
胃肠道 | 所有事件患者 | 51(4.1) | 46(5.3) |
腹泻 | 7(0.6) | 6(0.7) | |
恶心 | 35(2.8) | 32(3.7) | |
呕吐 | 10(0.8) | 11(1.3) | |
神经系统 | 所有事件患者 | 101(8.1) | 60(7.0) |
不安,焦虑,失眠,紧张 | 10(0.8) | 0(0) | |
头晕 | 8(0.7) | 8(0.9) | |
头痛/偏头痛 | 31(2.5) | 15(1.7) | |
感觉异常 | 12(1.0) | 1(0.1) | |
感觉障碍 | 10(0.8) | 9(1.0) | |
昏厥 | 8(0.6) | 1(0.1) | |
眩晕 | 30(2.4) | 20(2.3) | |
皮肤(不包括给药部位) | 所有事件患者 | 42(4.6) | 18(2.1) |
非神经性皮疹或红斑 | 26(2.1) | 4(0.5) | |
瘙痒 | 20(1.6) | 3(0.3) | |
荨麻疹 | 6(0.5) | 10(1.2) | |
特殊感觉 | 所有事件患者 | 57(4.6) | 38(4.4) |
嗅觉异常 | 6(0.5) | 4(0.5) | |
味觉障碍 | 43(3.5) | 32(3.7) | |
视觉障碍 | 14(1.1) | 2(0.2) |
全身-整体紊乱:背痛、乏力、不适。
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传导异常、低血压、心肌梗死。
胃肠系统疾病:消化不良。
超敏反应:咽水肿。
神经系统:脑血管疾病、抽搐、感觉迟钝、昏迷、神志混乱。
外周血管疾病:潮红、外周缺血。
泌尿系统疾病:肾功能异常、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尿。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支气管炎、呼吸困难、肺水肿、鼻炎。
皮肤及其附属物疾病:血肿、多汗。
特殊感觉,其他疾病:耳鸣。
视力障碍:视力异常。
国外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下列不良反应是碘克沙醇注射液获准上市后观察到的。由于这些不良反应是由样本人数尚不明确的用药人群自发报告的,因此不能确切地估计其发生频率和确定与药物的因果关系。
心血管疾病:心脏骤停、心悸、冠状动脉痉挛,高血压和潮红。
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测试表明成人和儿科患者(包括婴儿)使用碘对比剂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暂时性抑制的报道并不常见。有些患者会接受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甲亢等疾病相关的治疗。
眼部疾病:暂时性的视力障碍包括皮质盲,复视和视力模糊。
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胰腺炎、唾液腺肿大。
一般疾病和给药部位情况:寒颤、发热、疼痛和不适及包括外渗在内的给药部位反应。
免疫系统疾病:超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或致命性过敏反应。
神经系统疾病:震颤(暂时性)、昏迷、意识紊乱,由对比剂外渗引起的短暂性对比剂诱发性脑病(包括健忘、幻觉、麻痹、局部瘫痪、短暂性语言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
精神疾病:焦虑、激动。
呼吸、胸部和纵隔疾病:咳嗽、打喷嚏、咽喉刺激或紧绷感、喉水肿、咽水肿,支气管痉挛。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反应范围从轻度(例如皮疹、红斑、瘙痒、荨麻疹和皮肤色素减退)到严重[例如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JS/TEN),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及全身症状(DRESS)的药物反应]。
【禁忌】 未经控制症状的甲亢患者及既往对本品有严重不良反应史的患者禁用。本品禁止鞘内使用。
【注意事项】 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的一般注意事项
本品仅用于血管内使用,不得用于鞘内使用。误行鞘内注射可导致死亡、惊厥/癫痫发作、脑出血、昏迷、瘫痪、蛛网膜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脏骤停、横纹肌溶解、高热和脑水肿。
血管内给药时,碘对比剂会促进纯合型镰状细胞病患者的细胞镰刀化。患者给药前后必须给予足够的水分,只有在使用其他成像方式不能获得必要的成像信息时才能使用碘克沙醇注射液。
血管内给药,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可能会在给药后1小时至数周内发生。这些反应包括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症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急性全身性发疹性脓疱病和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全身症状相关的药物反应。随着对比剂的重复给药,反应严重程度可能增加,发生的时间可能会提前。预防性药物可能不能预防或减轻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避免对患有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史的患者使用碘克沙醇注射液。
有已知过敏反应(药物/事物过敏、哮喘)和对含碘制剂有过不良反应的需特别注意。对这些病例可考虑使用预防用药,如类固醇、H1或H2组胺受体拮抗剂等。
一般使用本品后发生严重反应的风险较小。但是,含碘对比剂可激发过敏样反应或其它过敏反应的表现,严重时可能导致危及生命/致命的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呼吸骤停、喉痉挛、支气管痉挛、血管性水肿、休克。最严重的反应是在注射不久后发生(3分钟内),有些也可能在数小时后发生。因此应及时获得对碘对比剂的过敏或超敏反应的历史信息,预先进行急救措施的训练并预备必须的抢救药物和器械以应付可能出现的严重反应。监测所有患者的超敏反应。在整个X线检查过程中应始终使用内置插管或导管以保持静脉输液通路畅通。
鉴于预试验对由非离子型对比剂引起的过敏反应预测的准确性极低,以及预试验本身也可能导致严重过敏反应,因此不建议采用预试验来预测碘过敏反应。
使用离子和非离子对比剂进行血管造影术,期间均可能发生导致心肌梗塞和中风的严重的、罕见致命的血栓栓塞事件。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和激活补体系统情况。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长度,导管和注射器材料,潜在的疾病状态和联合用药。
在体外试验中,非离子型对比剂对凝血系统的影响较离子型对比剂轻。在施行血管造影术时,应十分小心在血管内的技术操作,并尽量减少手术的时长,不时地用肝素化的生理盐水灌洗导管以减少与操作技术相关的血栓形成和栓塞。避免血液与含有碘对比剂的注射器接触,以降低凝血的风险。避免患有同型半胱氨酸尿症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以降低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
使用碘克沙醇可能发生危机生命或致命的心血管反应,包括低血压、休克、心脏骤停。大多数死亡发生在注射期间或5~10min后,心血管疾病为主要的加重因素。心脏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或梗塞可发生于冠状动脉造影和脑室造影中。根据临床文献报道,碘对比剂的给药死亡率为百万分之六点六(0.00066%)至万分之一(0.01%)。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最低必需剂量的碘克沙醇注射液,要始终有紧急复苏设备和经过培训的人员在现场。监测所有患者的严重心血管反应。
在用对比剂前后必须保证病人体内有足够的水分。这一点尤其适合患有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及婴幼儿和老年人。小于1岁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血液动力学失调。
对有严重心脏病和肺动脉高压的病人需特别注意。因为他们易发展为血液动力学失调和心律失常。
有急性脑病、脑瘤或癫痫病史的病人要预防癫痫发作并需特别注意。另外,酗酒及药物成瘾者其癫痫发作和神经病理学改变的危险大为增加。
在碘克沙醇注射液给药后可能发生急性肾损伤,包括肾衰竭。危险因素包括:先前存在的肾损伤、脱水、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晚期血管疾病、老年人的年龄、伴随使用肾毒性或利尿药物,多发性骨髓瘤/副蛋白质疾病,重复和/或大剂量的使用碘对比剂。
为预防使用对比剂后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对已有肾功能损害和糖尿病的病人需特别注意,因为他们的危险性较大。异型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病和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病人危险性也较大。
预防措施包括:
确定有高危因素的病人。
确保体内有充足的水分。如有必要,可在检查前由静脉维持输液直到对比剂从肾脏清除。
在对比剂清除之前避免任何加重肾脏负担的肾毒性药物、口服胆囊对比剂、动脉钳闭术、肾动脉成形术或其它大型手术。
推迟再次造影检查直到肾功能恢复至检查前水平。
为防止乳酸性酸中毒,在对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人血管内注射含碘对比剂前,必须测定血清肌酐水平。对于血清肌酐/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在注射对比剂时必须停用二甲双胍并在48小时内不能恢复用药,或直至肾功能/血清肌酐达正常值。对于血清肌酐/肾功能不正常的患者:必须停用二甲双胍并将对比剂检查推迟至48小时后。只有在肾功能/血清肌酐水平恒定后才能恢复二甲双胍的用药。对有些肾功能不正常或未知的急救病例,医生必须评估使用对比剂检查的利弊,并需采取预防措施:停用二甲双胍、给病人充足的水分、监测肾功能和仔细观察乳酸性酸中毒的症状。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需特别注意,因为这些病人清除对比剂的时间明显延长。血透的病人在接受对比剂检查后立即进行血液透析不是必须的,因为没有证据表明血液透析能保护肾功能损害的病人不患对比剂肾病。
含碘对比剂可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嗜铬细胞瘤病人在介入治疗时应给予预防高血压危象的α受体阻滞剂。一旦怀疑嗜铬细胞瘤或儿茶酚胺分泌性副神经节瘤,则对患者使用碘克沙醇注射液的过程进行监测。注射所需的最低剂量对比剂,评估整个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并采取措施治疗高血压危象。
甲亢病人也需特别注意。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在使用碘对比剂后有发展成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能。应清楚地认识到早产儿在使用对比剂后有短暂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可能。
目前尚无碘克沙醇外渗的报道。但由于碘克沙醇是等渗的,一旦外渗,它所引起的局部疼痛和水肿比高渗对比剂引起的症状轻。常规处理方法为抬高患肢和局部冷敷。万一发生隔室综合症需手术减压。
本品的渗透压摩尔浓度为270~310mOsmol/kg。
暴露于碘对比剂后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短暂的甲状腺抑制。应特别注意3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因为在生命早期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能对运动、听力和认知发育有害,并且可能需要短暂的T4替代治疗。据报道,3岁以下暴露于碘对比剂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在1%至15%之间,具体取决于其年龄和碘对比剂的剂量,并且更常见于新生儿和早产儿。所有3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在暴露于碘对比剂后3周内都应评估甲状腺功能,尤其是早产儿和新生儿。如果检测到甲状腺功能减退,即使给予替代治疗,也应酌情监测甲状腺功能。
观察时间:
使用对比剂后的病人应至少观察30分钟,因为大多数的严重不良反应都发生在这段时间。然而,经验表明:过敏反应可能发生在几小时甚至几天后。
使用本品前请详细检查,如发现封口松动、药液浑浊、瓶身或瓶口有细微破裂、药液中有异物等切勿使用。
本品仅用于血管内使用,不得用于鞘内使用。误行鞘内注射可导致死亡、惊厥/癫痫发作、脑出血、昏迷、瘫痪、蛛网膜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脏骤停、横纹肌溶解、高热和脑水肿。
血管内给药时,碘对比剂会促进纯合型镰状细胞病患者的细胞镰刀化。患者给药前后必须给予足够的水分,只有在使用其他成像方式不能获得必要的成像信息时才能使用碘克沙醇注射液。
血管内给药,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可能会在给药后1小时至数周内发生。这些反应包括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症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急性全身性发疹性脓疱病和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全身症状相关的药物反应。随着对比剂的重复给药,反应严重程度可能增加,发生的时间可能会提前。预防性药物可能不能预防或减轻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避免对患有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史的患者使用碘克沙醇注射液。
有已知过敏反应(药物/事物过敏、哮喘)和对含碘制剂有过不良反应的需特别注意。对这些病例可考虑使用预防用药,如类固醇、H1或H2组胺受体拮抗剂等。
一般使用本品后发生严重反应的风险较小。但是,含碘对比剂可激发过敏样反应或其它过敏反应的表现,严重时可能导致危及生命/致命的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呼吸骤停、喉痉挛、支气管痉挛、血管性水肿、休克。最严重的反应是在注射不久后发生(3分钟内),有些也可能在数小时后发生。因此应及时获得对碘对比剂的过敏或超敏反应的历史信息,预先进行急救措施的训练并预备必须的抢救药物和器械以应付可能出现的严重反应。监测所有患者的超敏反应。在整个X线检查过程中应始终使用内置插管或导管以保持静脉输液通路畅通。
鉴于预试验对由非离子型对比剂引起的过敏反应预测的准确性极低,以及预试验本身也可能导致严重过敏反应,因此不建议采用预试验来预测碘过敏反应。
使用离子和非离子对比剂进行血管造影术,期间均可能发生导致心肌梗塞和中风的严重的、罕见致命的血栓栓塞事件。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和激活补体系统情况。血栓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长度,导管和注射器材料,潜在的疾病状态和联合用药。
在体外试验中,非离子型对比剂对凝血系统的影响较离子型对比剂轻。在施行血管造影术时,应十分小心在血管内的技术操作,并尽量减少手术的时长,不时地用肝素化的生理盐水灌洗导管以减少与操作技术相关的血栓形成和栓塞。避免血液与含有碘对比剂的注射器接触,以降低凝血的风险。避免患有同型半胱氨酸尿症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以降低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
使用碘克沙醇可能发生危机生命或致命的心血管反应,包括低血压、休克、心脏骤停。大多数死亡发生在注射期间或5~10min后,心血管疾病为主要的加重因素。心脏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或梗塞可发生于冠状动脉造影和脑室造影中。根据临床文献报道,碘对比剂的给药死亡率为百万分之六点六(0.00066%)至万分之一(0.01%)。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最低必需剂量的碘克沙醇注射液,要始终有紧急复苏设备和经过培训的人员在现场。监测所有患者的严重心血管反应。
在用对比剂前后必须保证病人体内有足够的水分。这一点尤其适合患有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及婴幼儿和老年人。小于1岁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血液动力学失调。
对有严重心脏病和肺动脉高压的病人需特别注意。因为他们易发展为血液动力学失调和心律失常。
有急性脑病、脑瘤或癫痫病史的病人要预防癫痫发作并需特别注意。另外,酗酒及药物成瘾者其癫痫发作和神经病理学改变的危险大为增加。
在碘克沙醇注射液给药后可能发生急性肾损伤,包括肾衰竭。危险因素包括:先前存在的肾损伤、脱水、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晚期血管疾病、老年人的年龄、伴随使用肾毒性或利尿药物,多发性骨髓瘤/副蛋白质疾病,重复和/或大剂量的使用碘对比剂。
为预防使用对比剂后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对已有肾功能损害和糖尿病的病人需特别注意,因为他们的危险性较大。异型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病和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病人危险性也较大。
预防措施包括:
确定有高危因素的病人。
确保体内有充足的水分。如有必要,可在检查前由静脉维持输液直到对比剂从肾脏清除。
在对比剂清除之前避免任何加重肾脏负担的肾毒性药物、口服胆囊对比剂、动脉钳闭术、肾动脉成形术或其它大型手术。
推迟再次造影检查直到肾功能恢复至检查前水平。
为防止乳酸性酸中毒,在对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人血管内注射含碘对比剂前,必须测定血清肌酐水平。对于血清肌酐/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在注射对比剂时必须停用二甲双胍并在48小时内不能恢复用药,或直至肾功能/血清肌酐达正常值。对于血清肌酐/肾功能不正常的患者:必须停用二甲双胍并将对比剂检查推迟至48小时后。只有在肾功能/血清肌酐水平恒定后才能恢复二甲双胍的用药。对有些肾功能不正常或未知的急救病例,医生必须评估使用对比剂检查的利弊,并需采取预防措施:停用二甲双胍、给病人充足的水分、监测肾功能和仔细观察乳酸性酸中毒的症状。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需特别注意,因为这些病人清除对比剂的时间明显延长。血透的病人在接受对比剂检查后立即进行血液透析不是必须的,因为没有证据表明血液透析能保护肾功能损害的病人不患对比剂肾病。
含碘对比剂可加重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嗜铬细胞瘤病人在介入治疗时应给予预防高血压危象的α受体阻滞剂。一旦怀疑嗜铬细胞瘤或儿茶酚胺分泌性副神经节瘤,则对患者使用碘克沙醇注射液的过程进行监测。注射所需的最低剂量对比剂,评估整个手术过程中的血压,并采取措施治疗高血压危象。
甲亢病人也需特别注意。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在使用碘对比剂后有发展成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能。应清楚地认识到早产儿在使用对比剂后有短暂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可能。
目前尚无碘克沙醇外渗的报道。但由于碘克沙醇是等渗的,一旦外渗,它所引起的局部疼痛和水肿比高渗对比剂引起的症状轻。常规处理方法为抬高患肢和局部冷敷。万一发生隔室综合症需手术减压。
本品的渗透压摩尔浓度为270~310mOsmol/kg。
暴露于碘对比剂后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短暂的甲状腺抑制。应特别注意3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因为在生命早期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能对运动、听力和认知发育有害,并且可能需要短暂的T4替代治疗。据报道,3岁以下暴露于碘对比剂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在1%至15%之间,具体取决于其年龄和碘对比剂的剂量,并且更常见于新生儿和早产儿。所有3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在暴露于碘对比剂后3周内都应评估甲状腺功能,尤其是早产儿和新生儿。如果检测到甲状腺功能减退,即使给予替代治疗,也应酌情监测甲状腺功能。
观察时间:
使用对比剂后的病人应至少观察30分钟,因为大多数的严重不良反应都发生在这段时间。然而,经验表明:过敏反应可能发生在几小时甚至几天后。
使用本品前请详细检查,如发现封口松动、药液浑浊、瓶身或瓶口有细微破裂、药液中有异物等切勿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人类妊娠期间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并未确立。实验性动物研究的结果并未直接或间接表明对人类生殖、胚胎或胎儿发育、妊娠过程、围产期及产后的损害作用。因为在妊娠的任何时候都应避免射线的照射,所以无论使用对比剂与否,在对妊娠妇女进行X线检查前必须慎重权衡利弊。本品不应用于妊娠妇女,除非利大于弊,并且临床医生认为必需。
对比剂在人类乳汁中的排出量未知,虽然估计很少,但在使用本品前应停止母乳喂养,并持续到至少24小时后。
对比剂在人类乳汁中的排出量未知,虽然估计很少,但在使用本品前应停止母乳喂养,并持续到至少24小时后。
【儿童用药】 一般而言,碘克沙醇在儿科群体中所报告的不良反应类型与成年人类似。研究结果显示,与年纪大的患者相比,小于1岁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数量更多,可能与该年龄组药物消除较慢有关。
患儿(包括婴儿)在使用碘对比剂后指示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暂时性抑制的报道不常见。一些患者会接受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详见不良反应“国外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患有哮喘、其他药物和/或过敏原过敏症、青光眼和焦虑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血清肌酐大于1.5mg/dL的患儿在使用任何对比剂期间和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由于碘对比剂的消除较慢,肾功能不全或脱水的患儿可能出现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
其他详见[用法与用量]项下内容。
患儿(包括婴儿)在使用碘对比剂后指示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暂时性抑制的报道不常见。一些患者会接受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详见不良反应“国外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患有哮喘、其他药物和/或过敏原过敏症、青光眼和焦虑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血清肌酐大于1.5mg/dL的患儿在使用任何对比剂期间和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由于碘对比剂的消除较慢,肾功能不全或脱水的患儿可能出现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
其他详见[用法与用量]项下内容。
【老年用药】 与其他成年人用药剂量相同。
有临床研究表明,65岁及以上患者(约占试验总例数的34%,254/757)和年轻患者之间没有观察到安全性或有效性的差异。其他的临床报道没有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的反应差异,但不能排除一些老年人更敏感。一般来说,老年患者的剂量选择应该谨慎,由于他们有更高的肝、肾或心脏功能下降、伴随疾病或其他药物治疗的频率,通常应从最低剂量开始给药。
有临床研究表明,65岁及以上患者(约占试验总例数的34%,254/757)和年轻患者之间没有观察到安全性或有效性的差异。其他的临床报道没有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的反应差异,但不能排除一些老年人更敏感。一般来说,老年患者的剂量选择应该谨慎,由于他们有更高的肝、肾或心脏功能下降、伴随疾病或其他药物治疗的频率,通常应从最低剂量开始给药。
【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对比剂可能会导致短暂性肾功能不全,这可使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人发生乳酸性酸中毒(详见[注意事项]项下内容)。
两周内用白细胞介素-2治疗的病人其延迟反应的危险性会增加(感冒样症状和皮肤反应)。
所有的含碘对比剂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测定,甲状腺碘结合能力下降会持续几周。
血清和尿中高浓度的对比剂会影响胆红素、蛋白或无机物(如铁、铜、钙和磷酸盐)的实验室测定结果。在使用对比剂的当天不应做这些检查。
配伍禁忌
未发现有配伍禁忌。但是本品不能直接和其他药物混用。必须使用单独的注射器。
两周内用白细胞介素-2治疗的病人其延迟反应的危险性会增加(感冒样症状和皮肤反应)。
所有的含碘对比剂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测定,甲状腺碘结合能力下降会持续几周。
血清和尿中高浓度的对比剂会影响胆红素、蛋白或无机物(如铁、铜、钙和磷酸盐)的实验室测定结果。在使用对比剂的当天不应做这些检查。
配伍禁忌
未发现有配伍禁忌。但是本品不能直接和其他药物混用。必须使用单独的注射器。
【药物过量】 具有正常肾功能的病人不易发生药物过量。检查的持续时间很重要,因为肾脏耐受大剂量对比剂的能力有限(t1/2约为2小时)。万一过量,必须通过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并连续监测肾功能至少3天,如需要可进行血液透析以清除碘克沙醇,没有特殊的拮抗剂。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注射时,有机结合碘在血管/组织中吸收射线。
在对健康志愿者静脉内注射碘克沙醇后进行检查,大多数的血液动力学、临床生化和血凝参数与注射前的数值比较,未发现显著偏差。所观察到的少量实验室参数的改变是极小的且无临床意义。
碘克沙醇注射液对病人肾功能只产生轻微的影响。对于血清肌酐水平在1.3-3.5mg/dl的糖尿病患者,使用本品后仅3%病人肌酐水平的上升≥0.5mg/dl,而无肌酐水平上升≥1.0mg/dl的病人。从邻近的管状细胞释放的酶(碱性磷酸酶和N-乙酰-β-葡萄糖亚酰胺酶)较注射非离子型单体对比剂要少,与离子单体型对比剂比较也有相同的趋势。碘克沙醇注射液还有很好的肾脏耐受性。
注射碘克沙醇注射液与其它对比剂比较,对心血管参数,如:LVEDP、LVSP、心率和QT-时间以及股血管血流的影响较少。
毒理研究:
在大鼠与家兔的生殖毒理研究中没有证据显示由碘克沙醇引起的生育力损害或致畸。
注射时,有机结合碘在血管/组织中吸收射线。
在对健康志愿者静脉内注射碘克沙醇后进行检查,大多数的血液动力学、临床生化和血凝参数与注射前的数值比较,未发现显著偏差。所观察到的少量实验室参数的改变是极小的且无临床意义。
碘克沙醇注射液对病人肾功能只产生轻微的影响。对于血清肌酐水平在1.3-3.5mg/dl的糖尿病患者,使用本品后仅3%病人肌酐水平的上升≥0.5mg/dl,而无肌酐水平上升≥1.0mg/dl的病人。从邻近的管状细胞释放的酶(碱性磷酸酶和N-乙酰-β-葡萄糖亚酰胺酶)较注射非离子型单体对比剂要少,与离子单体型对比剂比较也有相同的趋势。碘克沙醇注射液还有很好的肾脏耐受性。
注射碘克沙醇注射液与其它对比剂比较,对心血管参数,如:LVEDP、LVSP、心率和QT-时间以及股血管血流的影响较少。
毒理研究:
在大鼠与家兔的生殖毒理研究中没有证据显示由碘克沙醇引起的生育力损害或致畸。
【药代动力学】 碘克沙醇在体内快速分布,平均分布半衰期约为21分钟。表观分布容积与细胞外液量(0.26L/kg体重)相同,这表明碘克沙醇仅分布在细胞外液。
没有检测到代谢物。蛋白结合率低于2%。
平均排泄半衰期约为2小时。碘克沙醇主要由肾小球滤过经肾脏排泄。健康志愿者经静脉注射后,约80%的注射量在4小时内以原形从尿中排出,97%在24小时内排出。只有约1.2%的注射量在72小时内从粪便中排泄。最大尿药浓度在注射后约1小时内出现。
在所推荐的剂量范围内未观察到有剂量依赖性的动力学特征。
没有检测到代谢物。蛋白结合率低于2%。
平均排泄半衰期约为2小时。碘克沙醇主要由肾小球滤过经肾脏排泄。健康志愿者经静脉注射后,约80%的注射量在4小时内以原形从尿中排出,97%在24小时内排出。只有约1.2%的注射量在72小时内从粪便中排泄。最大尿药浓度在注射后约1小时内出现。
在所推荐的剂量范围内未观察到有剂量依赖性的动力学特征。
【贮藏】 遮光,30℃以下室温贮藏。
【包装】 暂无权限
【有效期】 36个月
【执行标准】 暂无权限
【批准文号】 暂无权限
【生产企业】 暂无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