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01
VIP免费试用申请
登录 注册
反馈纠错 帮助中心 打印
企业版药品说明书数据库,支持高级检索,历史版本查阅,PDF图文对照,点击体验!

奥氮平片

核准日期: 2006-11-13
修改日期: 2014-04-30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奥氮平片
英文名称: Olanzapine Tablets
商品名称: 再普乐/Zyprexa
【成分】

奥氮平
化学名称:2-甲基-4-(4-甲基-1-哌嗪基)-10 H-噻吩并[2,3-6][1,5]苯并二嗪

化学结构式:

图片描述

分子式:C17H20N4S

分子量:312.44

【性状】
白色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浅黄色至黄色。
【适应症】

奥氮平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初始治疗有效的患者,奥氮平在维持治疗期间能够保持其临床效果。

奥氮平用于治疗中、重度躁狂发作。

对奥氮平治疗有效的躁狂发作患者,奥氮平可用于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
【规格】 暂无权限
【用法用量】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的建议起始剂量为 10 mg/天,每日一次,与进食无关。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状态调整日剂量为 5~20 mg/天。建议经过适当的临床评估后,剂量可增加至 10 mg/天的常规剂量以上,加药间隔不少于 24 小时。停用奥氮平时应逐渐减少剂量。

躁狂发作:

单独用药时起始剂量为每日 15 mg,合并治疗时每日 10 mg。

预防双相情感障碍复发:

推荐起始剂量为 10 mg/日。对于使用奥氮平治疗躁狂发作的患者,预防复发的持续治疗剂量同前。对于新发躁狂、混合发作或抑郁发作,应继续奥氮平治疗(需要时剂量适当调整),同时根据临床情况合并辅助药物治疗情感症状。

在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和双相情感障碍的预防治疗过程中,可根据个体临床状况不同,在 5-20 mg/日的范围内相应调整每日剂量。建议仅在适当的临床再评估后方可使用超过推荐剂量的药物,且加药间隔不少于 24 小时。奥氮平给药不用考虑进食因素,食物不影响吸收。停用奥氮平时应逐渐减少剂量。

肾脏和/或肝脏功能损害的患者

对这类患者应考虑使用较低的起始剂量(5 mg),中度肝功能不全(肝硬变、Child-Pugh 分级为 A 或 B 级)的患者初始剂量应为 5 mg,并应慎重加量。

女性患者与男性相比

女性患者的起始剂量和剂量范围一般无须调整。

非吸烟患者与吸烟患者相比

非吸烟患者的初始剂量和剂量范围一般无须调整。

当有不止一个减缓代谢的因素(女性、年老、非吸烟)出现时,应考虑降低起始剂量。需要增加剂量时也应该保守。
【不良反应】

成人

体重

在临床试验中,奥氮平治疗的患者体重均值增加大于安慰剂治疗组的患者。所有基线体重指数(BMI)分类中均观察到临床显著的体重增加。

在长期临床试验(至少 48 周)中,体重增加程度和奥氮平治疗组病人体重临床显著性增加的比例均高于短期临床试验。长期用药时体重增加超过 25% 基线体重的病人百分率( ≥ 10%)很常见。

葡萄糖

在临床试验(52 周)中,相对于安慰剂组而言,奥氮平组,葡萄糖均值变化较大。

奥氮平与安慰剂对比,葡萄糖均值变化在伴有基线葡萄糖失调证据的患者中增大(包括那些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或符合高血糖标准的患者),这些患者对比安慰剂治疗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Ic)增加更大。

血糖变化从正常或临界基线水平增加到高水平的病人比例随时间增加。在一项完成奥氮平治疗 9-12 个月病人的分析中,约 6 个月后平均血糖增长率减慢。

血脂

在为期 12 周的临床试验中,与安慰剂治疗组患者比较,奥氮平治疗的患者空腹总胆固醇、LDL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均值增加更大。

没有基线血脂失调证据的患者空腹脂值(总胆固醇、LDL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更大。

关于空腹 HDL 胆固醇,奥氮平治疗患者与安慰剂治疗患者之间未观察到统计学显著差异。

在长期临床试验(至少 48 周)中,总胆固醇、LDL 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变化从正常或临界水平变化到高水平的病人比例,或 HDL 胆固醇变化从正常或临界水平变化到低水平的病人比例,均大于短期临床试验。在一项完成 12 个月治疗的病人分析中,约 4-6 个月后平均非空腹总胆固醇没有进一步增加。

催乳素

在一项对照临床试验中(长达 12 周),相比于安慰剂组 10.5% 的患者催乳素升高,奥氮平治疗组 30% 的患者催乳素升高,绝大多数患者为轻度。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催乳素水平随着治疗的持续而下降,与催乳素升高1相关的月经方面的不良事件较常见(发生率 < 10%, ≥ 1%),而性功能及乳房方面的不良事件不常见(发生率 < 1%, ≥ 0.1%)。其它精神疾病2患者的催乳素水平随治疗的继续而持续升高,与催乳素相关的性功能方面的不良事件较常见(发生率 < 10%, ≥ 1%),而乳房及月经方面的不良事件不常见(发生率 < 1%, ≥ 0.1%)。

  1. TEAEs 分析长达 52 周治疗

  2. 双相抑郁,精神病性抑郁,难治性抑郁,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双相躁狂

肝脏转氨酶

偶见无症状暂时性肝脏转氨酶升高,ALT/SGPT 和 AST/SGOT。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偶见无症状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特殊群体的不良反应:在痴呆性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中,与奥氮平治疗相关的很常见(>10%)不良反应是异常步态和跌倒。在痴呆性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中,与奥氮平治疗相关的常见(<10% 且 ≥ 1%)不良反应是尿失禁和肺炎。在与帕金森病相关的药物(多巴胺激动剂)诱导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帕金森症状加重的报告很常见,比安慰剂组频率高。幻觉报告也很常见,也比安慰剂组频率高。在这些临床试验中,要求患者开始研究前服用固定最小剂量的抗帕金森病药物(多巴胺激动剂),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维持该剂量不变。奥氮平初始剂量 2.5 mg/日,根据研究者的判断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 15 mg/日。

下表总结了口服和肌肉注射奥氮平在临床试验期间和/或上市后确定的核心药物不良反应术语及其发生频率: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1根据临床试验数据库的测定值评价。

2从临床试验数据库中确定的不良反应。

3从上市后监测中确定的不良反应。

4COSTART 术语是糖尿病酸中毒。

5COSTART 术语是高脂血症。

6如过敏样反应、血管性水肿、搔痒症或尊麻疹。

7即发汗、恶心或呕吐。

8随机胆固醇水平 ≥ 240 mg/dL 和随机甘油三酯水平 ≥ 1000 mg/dL 报告非常罕见。

9在一项 8 周随机双盲固定剂量研究中,比较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或分裂情感障碍患者每天使用 10、20 和 40 mg 奥氮平治疗的结果,3 个剂量组间观察到显著统计学差异。

10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进行的 24 周固定剂量临床研究中,给予奥氮平巴莫酸盐 150 mg/2 周、405 mg/4 周和 300 mg/2 周,观察到各剂量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关于甘油三酯,观察到空腹值从正常水平增加到高水平(<150 mg/dL 到 ≥ 200 mg/dL)的情况各剂量组间存在差异。

11疗程中位数 8 周。

12疗程中位数 12 周。

青少年(13-17 岁)

在奥氮平治疗的青少年患者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类型与奥氮平治疗成年患者中观察到的类型相似。尽管没有进行青少年和成人的对比临床试验设计,但还是比较了青少年临床试验数据和成人临床试验数据。

青少年(疗程中位数 3 周,体重增加 4.6 kg)体重平均增加大于成年(疗程中位数 7 周体重增加 2.6 kg)。

在长期临床试验(至少 24 周)中,体重增加程度和奥氮平治疗组青少年病人体重临床显著性增加的比例均高于短期临床试验及成人组病人。长期用药,约一半青少年病人体重增加超过 15% 基线体重和约三分之一的青少年病人体重增加超过 25% 基线体重。在青少年病人中,平均体重增加在超重或基线肥胖病人中最为明显。

奥氮平治疗的青少年患者和成人患者比较,空腹血糖水平的平均增加相似;然而,与成人患者比较,青少年奥氮平组与安慰剂组之间的差异更大。

在长期临床试验(至少 24 周)中,血糖变化从正常基线水平变化到高水平不常见(发生率 0.1%-1%)。

奥氮平治疗的青少年与成人比较,空腹总胆固醇水平、LDL 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平均增加通常更大;然而,在短期临床试验中,奥氮平与安慰剂组间的差异在青少年患者和成人患者是相似的。

与成人相比,奥氮平治疗引起的青少年患者的催乳素升高发生率更高,催乳素水平升高的平均值更大。

与成人相比,肝脏氨基转移酶升高更普遍,镇静相关事件也更普遍。

下表总结了仅在青少年患者(13-17 岁)临床试验期间确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

针对青少年患者(13-17 岁)的其它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禁忌】
奥氮平禁用于已知对该产品的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奥氮平禁用于已知有窄角性青光眼危险的患者。
【注意事项】

罕有高血糖的报道,有糖尿病史的患者会罕见酮症酸中毒或昏迷,亦有数例死亡病例报道。某些病例报道有既往的体重增加,这可能是一种促发因素,建议对糖尿病人和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进行适当的临床监查。

突然停用奥氮平时,极少出现下列急性症状,诸如出汗、失眠、震颤、焦虑、恶心或呕吐等(<0.01%)。停用奥氮平时建议逐渐减量。

合并症:离体实验证明奥氮平具有抗胆碱能活性,但临床试验中发生的与抗胆碱作用相关的事件很低。然而,奥氮平治疗有合并疾病的患者的临床经验有限,建议奥氮平慎用于前列腺肥大或麻痹性肠梗阻以及相关病症的患者。

不推荐使用奥氮平治疗帕金森病及与多巴胺激动剂相关的精神病。在临床试验中,有报道这类患者服用奥氮平后帕金森症状恶化,或幻觉比安慰剂更为常见和频繁(参见不良反应),而奥氮平对于这些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的疗效与安慰剂相当。在这些试验中,要求患者使用最低起始有效剂量的抗帕金森药物(多巴胺激动剂)保持稳定状态,并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使用的抗帕金森药物种类和剂量的一致。奥氮平起始为 2.5 mg/日,并根据研究者的判断最高调整到 15 mg/日。

奥氮平没有被批准用作治疗痴呆有关的精神病和/或行为紊乱,对这类特殊的患者也不推荐使用,因为有增加死亡率和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在一项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6-12 周),受试者为患有痴呆的精神病和/或行为紊乱的老年人(平均年龄 78 岁)。和安慰剂比较,用奥氮平治疗的患者的死亡率有 2 倍的增加(分别为 3.5%,1.5%)。但死亡发生率与奥氮平的剂量(平均日剂量为 4.4 mg)或治疗的周期无正相关性。导致死亡率升高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 65 岁,吞咽困难,镇静状态,营养不良和脱水,肺部疾病(如吸入或非吸入性肺炎),或同时服用苯二氮卓。然而,排除这些风险因素,使用奥氮平治疗的患者的死亡率依然高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

在同一临床研究中,有报道脑血管不良事件(CVAE,即中风,瞬时的缺血发作),其中包括死亡病例。用奥氮平治疗的患者出现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安慰剂的 3 倍(分别是 1.3%,0.4%)。所有出现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用奥氮平和安慰剂治疗的患者均有已经存在的风险因素。与奥氮平治疗有关的 CVAE 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于 75 岁和血管/混合型痴呆。奥氮平的有效性在这些试验中没有证明。

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患者临床状况的好转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在此期间应密切监护患者。

乳糖:奥氮平片剂中含有乳糖。

患者服药期间常会出现短暂的无症状性的肝脏转氨酶 ALT、AST 升高,尤其是治疗早期。因此 ALT 和/或 AST 升高的患者、有肝功能损害症状或体征的患者、已表现出局限性肝脏功能减退的患者以及已使用潜在肝毒性药物治疗的患者应慎用奥氮平。治疗期间如出现 ALT 和/或 AST 升高,应注意观察并考虑酌减用药量。在业已诊断有肝炎的情况下,应该中断奥氮平治疗。上市后很少接到肝炎的报告,以及极少接到胆汁阻塞或混合性肝损伤的报告。

脂质改变:在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发现接受奥氮平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的脂质改变(参见【不良反应】),建议进行适当的临床监测。

心血管死亡:在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中,与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相比,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奥氮平)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存在推定心脏性猝死风险的升高,且均与剂量相关(后者风险几乎是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的两倍)。在奥氮平的上市后报告中,心脏性猝死事件的报告非常罕见。

与其他神经阻滞剂类似,奥氮平慎用于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计数减低的患者,服用已知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有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毒性作用病史的患者,合并疾病、放疗或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的患者以及嗜酸细胞增多症或骨髓增生症的患者。32 名有与氯氮平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病史的患者在奥氮平治疗后未发生中性粒细胞减低,奥氮平与丙戊酸钠合并使用时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有关合并使用锂盐和丙戊酸钠的资料有限。尚无奥氮平与卡马西平合并使用的临床资料,只进行过药代动力学研究。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MS):NMS 是一种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关的潜在致死性的疾病。用奥氮平治疗的患者罕有 NMS 的报道。NMS 的临床特征是高热、肌强直、意识改变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脉搏和血压不规则、心动过速、大汗以及心脏节律紊乱)。附加症状还包括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横纹肌溶解)以及急性肾衰。如果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示 NMS,或表现为不能解释的高热而不伴有 NMS 的其他临床特征,那么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奥氮平均应停用。

奥氮平慎用于有惊厥发作史和有惊厥阈值降低因素的患者。目前奥氮平引起惊厥的报道很少,这些病例绝大多数报告有惊厥史和惊厥危险因素。

迟发性运动障碍:在为期一年或更短的对照研究中,奥氮平治疗中发生的运动障碍较少,且有统计学显著性。但长期用药会使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若用奥氮平治疗的患者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应考虑减少用药量或停药。停止治疗后这些症状可能会出现一过性恶化甚或加重。

考虑到奥氮平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作用,与其他中枢活性药物合用时或用于饮酒患者时应慎重。由于离体奥氮平表现出多巴胺拮抗作用,故可能拮抗直接或间接的多巴胺激动剂的作用。

奥氮平治疗老年患者的临床实验中,偶有体位性低血压的报道。与其他抗精神病药一样,用奥氮平治疗 65 岁以上的患者时建议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

临床试验中,接受奥氮平治疗的患者出现有临床意义的 QTc 间期延长(基线 QTcF<500 毫秒的患者,基线后任一点的[QTcF]>500 毫秒)并不常见(0.1%-1%),和安慰剂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与其他抗精神病药一样,奥氮平与其他已知可以延长 QTc 间期的药物合用时要谨慎,尤其是在老年患者、先天性长 QT 综合征患者、充血性心脏衰竭患者、心肌肥厚、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的患者。

对奥氮平治疗与出现静脉栓塞之间的瞬时联系罕有报道(<0.01%),两者之间的联系尚未确认。然而,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伴有后天静脉栓塞的风险,因此所有可能与静脉栓塞相关的风险因素(如对患者实施固定术)均应给予考虑,并采取预防措施。

由于奥氮平可能导致瞌睡,患者在操作危险性机械包括机动车时应格外小心。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 妊娠

    对妊娠期妇女还没有足够的对照试验研究。已经怀孕或在奥氮平治疗期间准备怀孕的患者,要通知医生。由于经验有限,只有当可能的获益大于对胎儿的潜在危险时方能使用本药。

    在怀孕期的后 3 个月使用奥氮平的母亲,罕有婴儿出现震颤、肌张力高、昏睡及嗜睡的自发报告。

  2. 哺乳

    在一项健康妇女的哺乳研究中,奥氮平通过乳汁排泄。稳态时平均婴儿暴露(mg/kg)估计为母体奥氮平浓度(mg/kg)的 1.8%。如果患者服用奥氮平,建议不要哺乳。

【儿童用药】
尚无在 18 岁以下人群中的研究情况。
【老年用药】
通常不必考虑使用较低的起始剂量(5 mg/天),但对 65 岁以上老年人,若有临床指征,仍应考虑使用较低的起始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潜在的影响奥氮平的其他药物:单次服用抗酸剂(铝、镁)或西米替丁不影响奥氮平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但合用活性碳可使奥氮平口服生物利用度减低 50—60%。氟西汀(60 mg 单次服用或 60 mg/日连用 8 天)导致奥氮平最大浓度增加 16%,奥氮平清除率平均降低 16%。影响的幅度与个体间的总体变异程度相比很小,因此并不需要常规调整药物剂量。同时吸烟(非吸烟者与吸烟者相比,奥氮平的清除率下降 33%,消除相末端半衰期延长 21%)或服用卡马西平(服用卡马西平后奥氮平的清除率增加 44%,终点消除半衰期加快 22%)可能诱导奥氮平的代谢。吸烟和卡马西平治疗诱导 P450-1A2 的活性。

氟伏沙明是一种 P450-1A2 抑制剂,可以显著地抑制奥氮平的代谢。给予氟伏沙明后,不吸烟女性奥氮平的 Cmax 平均增加 54%,而吸烟男性则平均增加 77%。两者奥氮平的 AUC 值分别平均增加 52% 和 108%。因此对于正在使用氟伏沙明或其它 P-450-1A2 抑制剂(例如:环丙沙星)的患者,应考虑降低奥氮平的初始剂量。而对开始使用 P-450-1A2 抑制剂的患者,奥氮平的用量也应适当减少。

奥氮平对其他药物的潜在影响:在单次用药的临床试验中,奥氮平不抑制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P450-2D6 或 P450-3A/1A2),华法令(P450-2C19),茶碱(P450-1A2)或安定(P450-3A4 和 P450-2C19)。与锂盐或比哌立登合用时没有相互作用。用核素标记的色素酶检验离体奥氮平的抑制代谢活性,发现奥氮平的抑制常数为 3A4(491μM)、2C9(751μM)、1A2(36μM)、2C19(920μM)、2D6(89μM),而奥氮平的血浆浓度只有约 0.2μM。因此,奥氮平对 P450 系统的抑制最高不会超过 0.7%。这些发现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采用人肝微粒体进行的活体外研究发现,奥氮平几乎不抑制丙戊酸盐的主要代谢途径葡萄苷酸化。另外发现,丙戊酸盐对奥氮平在活体外的代谢几乎没有影响。在活体内每日合用 10 mg 奥氮平 2 周,不影响丙戊酸盐的稳态血浆浓度。因此,合用奥氮平时,不需要调整丙戊酸盐的剂量。

【药物过量】

症状和体征

奥氮平过量时,最常见的症状(发牛率 > 10%)包括心动过速、激越/攻击行为、构音障碍、各种锥体外系症状以及觉醒水平的降低(由镇静直至昏迷)。

奥氮平过量的其它重要表现还包括谵妄、痉挛、昏迷、可疑的 NMS、呼吸抑制、呼吸急促、高血压或低血压、心律不齐(过量时发生率小于 2%)和心肺功能抑制等。迄今报告的奥氮平最低致死剂量为 450 mg,但是也有报告服用奥氮平剂量超过 2 g 而仍存活的报告。

使用奥氮平过量时的处理方法

目前,还没有特异的奥氮平解毒剂。不应采用催吐方法。可采用常规的药物过量处理方法(例如洗胃,服用活性碳)。当给予活性碳制剂后,奥氮平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会降低 50-60%。

同时,应根据临床表现对重要器官功能进行监测和治疗,包括处理低血压,循环衰竭和维持呼吸功能。不要使用肾上腺素、多巴胺或其它具有β-受体激动活性的拟交感制剂,因为β-受体激动剂会加重低血压症状。需要监测心血管功能以观察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连续地监测直至恢复正常。

【临床试验】

精神分裂症

在符合 DSM-IH-R 精神分裂症标准的住院病人中进行的两项短期(为期 6 周)的对照临床试验确定了口服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其中一项研究设立了氟哌喧醇单药治疗组作为阳性对照组,但是该试验并对这两中药物在具体有临床意义的整体剂量范围进行比较。

试验中采用了多种评定工具,包括《简明精神科量表》(BPRS),后者是一个由多个条目构成的一般精神病理学问卷,传统上用于评价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BPRS 的精神病因子(概念紊乱、幻觉性行为、多疑和离奇的思维内容)特别适合评价处于精神病活动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第二种传统的评估工具是《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它反映了对精神分裂表现较为熟悉和了解的观察者对患者总体临床状况的印象,此外,还采用了两种近年来刚制定的量表,一种是有 30 个条目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其中涵盖了 BPRS 的 18 个条目;另一种是《阴性症状量表》。

下述临床试验摘要着重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PANSS 总分成 BPRS 总分,BPRS 精神病因子,PANSS 阴性症状分量表成 SANS 评分;CGI 严重性,试验结果如下:(1)在一项为期 6 周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奥氮平治疗组设有两个剂量 1 mg/天和 10 mg/天,每天一次,10 mg/天剂量组在 PANSS 总分(也包括从中算出的 BPRS 总分)、BPRS 的精神病因子、PANSS 阴性症状分量表和 CGI 严重性评分上均优于安慰剂组;但是 1 mg/天没有这个优势。(2)另一项为期 6 周的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奥氮平治疗组调有三个剂量范围,5.0±2.5 mg/天,10.0±2.5 mg/天和 15.0±2.5 mg/天,均为每天一次,两个高剂量组(实际平均剂量分别是 12 和 16 mg/天)在 BPRS 总分、BPRS 精神病因子和 CGI 严重性评分上优于安慰剂组;奥氮平最高剂量组在 SANS 评分上优于安慰剂组,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没有明显的优势。对亚组人群(种族和性别)的分析发现,这些亚组人疗准备没有任何差异 。

在一项时间较长的临床试验中,选择符合 DSM-IV 精神分裂标准、在开放治疗期用奥氮平病情稳定至少 8 周的成年门诊患者(n = 326),将期随机分配到继续使用目前剂量奥氮平治疗组(剂量范围为 10-20 mg/天)或安慰剂组。原计划在 12 个月的随访期内观察患者病情复发情况,复发的判定标准BPRS阳性症状增加或住院治疗,然而,试验结果符合提前终止该试验的标准,因为安慰剂组与奥氮平组相比复发率过高,且在该试验的主要结果指标复发时间上,奥氯平组优于安慰剂组,因此,对于病情稳定约 8 周、随防观察期 8 个月的病人,奥氮平在保持疗效方面优于安慰剂。

双相情感障碍:单一治疗一在两项短期 3 周和 4 周,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在符合 DSM-IV 标准的双相 I 型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成混合性发作患者中,确定了口服奥氮平治疗急性躁狂或混合性发作的疗效,这些临床试验的患者是有或无精神病性特征,并且有或无快速循环病程。在这些试验中,用于评定躁狂症状的主要评定工具是 Young 躁狂量表(Y-MRS),该量表有 11 个条目,传统上用于评价躁狂症状(易激惹、破坏或攻击行为、睡眠、性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加、性兴趣、语言成思维障碍、思维内容、外貌和自知力)的程度,评分范围从 0(没有躁狂特征)到 60(最高分数)。这些试验的主要结果指示的 Y-MRS 总分在基线后的改变值 ,临床试验的结果如下:

  1. 在一项为期 3 周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奥氮平的剂量范围为 5-20 mg/天,每天一次,起始剂量为 10 mg/天,在 Y-MRS 总分减分值上,奥氮平优于安慰剂,在与第一个试验同时进行、设计相同的另一项临床试验中,奥氮平显示了同样的差异,但是可能由于样本量和中心间差异的原因,在这一结果指标上奥氮平并不优于安慰剂。

  2. 在一项为期 4 周的安慰剂的对照临床试验中,奥氮平剂量范围为 5-20 mg/天,每天一次,起始剂量为 15 mg/天,每天一次,起始剂量为 15 mg/天,在 Y-MRS 总分的减分值上,奥氮平优于安慰剂。

  3. 另一项临床试验中,361 名病人符合 DSM-IV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或一性发作标准,且在最初平均为期约 2 周的开放治疗阶段以奥氮平 5-20 mg/天治疗有效,将这些病人随机分组,一组继续使用相同剂量的奥氮平,一组使用安慰剂,以观察复发情况。

在双盲治疗第 59 天,奥氮平组约 50% 病人终止试验;在双盲治疗第 23 天,安慰剂组 50% 的病人终止试验,在开放治疗阶段,Y-MRS 总分降到 ≤ 12,21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下降到 ≤ 8,则被认为治疗有效,双盲治疗期,Y-MRS 或 HAM-D21 总分增加 > 15,或者因为躁狂或抑郁住院,均属于病性复发。在随机分组期,继续服用奥氮平的患者复发时间明显延长。

联合治疗——在两项对照临床试验中,确定了口服奥氮平联合锂盐或丙戊酸盐治疗急性躁狂的发作疗效,入组患者 DSM0-IV 双相型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或混合性性躁狂发作的标准,这些临床试验的患者有或无精神病性特征,并且有或无快速循环病和,试验结果如下:

  1. 在为期 6 周的安慰剂对联合用药试验中,将服用锂盐或丙戊酸盐治疗未完全控制躁狂发作或混合性发作的 175 名门诊患者(Y-MRS ≥ 16 天)随机分组,在使用原来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奥氮平或安慰剂,奥氮平(剂量范围 5-20 mg/天,每天一次,起始剂量 10 mg/天,合并锂盐或丙戊酸盐(治疗性药物浓度范围分别为 0.6-1.2mEq/L 或 50-125 g/ml)在 Y-MRS 总分减分值上优于单用锂盐或丙戊酸盐。

  2. 在为期 6 周的安慰剂对照联合用药试验中,将服务锂盐或丙戊酸盐治疗未完成控制躁狂发作或混合性发作的 169 名门诊患者(Y-MRS ≥ 16 随机分组,在使用原来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奥氮平或安慰剂,奥氮平(剂量范围 5-20 mg/天,每天一次,起始剂量 10 mg/天,全并锂盐或丙戊酸盐,在 Y-MRS 总分减分值上优上单用锂盐或丙戊酸盐。

【药理毒理】

药物治疗学归类:奥氮平属抗精神病药。ACT 编码 N05A H03(二氮杂卓和氧氮杂卓)。

奥氮平是一种抗精神病药,作用于多种受体系统,进而显示出广泛的药理学活性。

在临床前的研究中,奥氮平表现出与下列受体的亲和性(Ki<100nM);五羟色胺 5-HT2A/2C,5-HT3,5-HT6;多巴胺 D1,D2,D3,D4,D5;胆碱能毒蕈碱样受体 M1-M5;α1受体;以及组织胺 H1受体。动物行为学研究显示,奥氮平对五羟色胺、多巴胺和胆碱能拮抗作用与其受体结合效应一致。已经在体外以及体内模型上证明,奥氮平与五羟色胺 5-HT2受体亲和性比与多巴胺 D2受体的亲和性高。电生理研究证明,奥氮平选择性地减少中脑边缘系统(A10)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放电,而对涉及运动功能的纹状体通路(A9)影响很小。

动物试验中,降低条件性回避反应与药物的抗精神病活性有关,而导致僵直的作用则与药物的运动副作用有关。奥氮平可以在低于致僵直的剂量下降低条件性回避反应。与某些其他抗精神病药不同,奥氮平可增强对“抗焦虑”实验的反应。

对健康志愿者进行的单次口服给药(10 mg)后正电子发射扫描(PET)研究显示,奥氪平对 5-HT2A受体占据高于多巴胺 D2受体。另外,一项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SPECT 研究揭示,奥氮平治疗有效的患者与利培酮等其他抗精神病药治疗有效的患者相比,以奥氮平治疗有效的患者纹状体 D2受体占有率较低,与氯氮平具有可比性。

两项针对 2900 名既有阳性症状又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进行的安慰剂对照研究,以及三项活性药物对照研究中的两项,均显示奥氮平对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的改善都显著优于对照。

【药代动力学】

奥氮平口服后吸收良好,在 5~8 小时内达到血浆峰浓度。吸收不受食物影响。口服与静脉给药相比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尚未确定。

奥氮平在肝脏通过结合和氧化通路代谢。存在于循环系统的主要代谢产物是 10-N-葡萄糖醛酸,不通过血脑屏障。细胞色素酶 P450-CYP1A2 和 P450-CYP2D6 与 N-去甲基和 2-羟甲基代谢物的形成有关,而这两个代谢物在活体动物试验中表现出的药理学活性均明显比奥氮平小。主要的药理学活性来源于母药奥氮平。口服给药后,奥氮平在健康研究者中的平均终末消除半衰期因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

健康老年人(65 岁以上)与年轻研究对象相比,平均消除半衰期延长(分别为 51.8hr 和 33.8hr),清除减缓(分别为 17.5L/hr 和 18.2L/hr)。所观察到的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的变异处于其他人群的变异范围之内。44 名 65 岁以上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 5~20 mg/日奥氮平治疗,未发现任何特殊的不良事件。

奥氮平的药代动力学在青少年(13~17 岁)和成年人中是相似的。在临床研究中,青少年的奥氮平的平均暴露量大约高出 27%。青少年与成年人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包括平均体重较低以及青少年吸烟者较少。这些因素可能与观察到的青少年平均暴露量较高有关。

女性的平均消除半衰期与男性相比有一定延长(分别为 36.7hr 和 32.3hr),清除减缓(分别为 18.9L/hr 和 27.3L/hr)。但是已经证明奥氮平(5-20 mg)在女性患者(n = 467)中的安全性与男性患者(n = 869)相当。

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肌酐清除率 < 10 ml/min)与健康研究者相比,平均消除半衰期(分别为 37.7hr 和 32.4hr)或药物清除率(分别为 21.1L/hr 和 25.0/hr)均无显著差异。一项质量守恒研究显示近 57% 放射性标记的奥氮平在尿中出现,主要为代谢产物。

与非吸烟患者(消除半衰期和清除率分别为 48.8hr 和 14.1L/hr)相比,吸烟并伴有轻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的平均消除半衰期(39.3hr)延长,清除率(18.0L/hr)降低。

非吸烟患者与吸烟患者(男性和女性)相比,平均消除半衰期延长(分别为 38.6hr 和 30.4hr),清除率降低(分别为 18.6L/hr 和 27.7L/hr)。

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女性患者与男性相比,非吸烟者与吸烟者相比,奥氮平的血浆清除率减慢。但是,年龄、性别或吸烟与否对奥氮平清除率和半衰期的影响与个体间的总体变异幅度相比还是很小的。

在对高加索人、日本人和华人的研究中,上述三种人群之间未发现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

在大约 7~1000 ng/mL 的浓度范围之间,奥氮平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大约为 93%,主要与白蛋白和α-酸性糖蛋白结合。

【贮藏】 避光,15~30 ℃ 密封保存。
【包装】 暂无权限
【有效期】

2.5 mg:有效期为 24个月;

5 mg,10 mg:有效期为 36个月
【执行标准】 暂无权限
【批准文号】 暂无权限
【生产企业】 暂无权限
数据更新时间:2025-05-08
发布
×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联系客服反馈建议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公众号

扫码关注
药智数据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