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大类 | 呼吸系统用药 |
---|---|
药物小类 | 呼吸系统感染用药 |
药物名称 | 四环素 |
英文名 | Tetracycline |
适应症 |
四环素曾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也作为促长剂用于动物饲养,故耐药细菌明显增多,鉴于其他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不断用于临床,四环素的临场适应证明显减少,仅一下病种尚可应用。 立克次体病:四环素仍为治疗斑疹伤寒的首选或次选药物(氯霉素亦然)。 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四环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胞内感染的衣原体疾病,如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输卵管炎、鹦鹉热及沙眼等疗效可靠,经治疗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一般于4小时内缩小,1周内淋巴结内包涵体完全消失。淋病常与衣原体感染并存,故淋病患者亦属衣原体感染的治疗对象,沙眼、角膜感染首选磺胺药,过敏者可选四环素。 螺旋体感染:四环素为治疗回归热首选药物。 细菌性感染:四环素尚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炭疽、鼠疫、破伤风、鼠咬热。放线菌病以及气性坏疽等感染者。 |
用法用量 | 四环素不能快速推注,不能做肌内注射。口服:成人每次0.5g,每日4次;8岁以上儿童,每日30~40mg/kg,分3~4次服用;静脉滴注:每日1g,分1~2次,加入5%~10%葡萄糖溶液(约为0.1%)中,缓慢滴入,病情缓解后改口服。疗程一般为7~14日;支原体肺炎、布氏杆菌病需3周左右。 |
药理学 |
四环素为广谱速效抑菌剂,虽然对不同细菌的抗菌活性差异较大,但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较低。如:对流感嗜血菌活力较强,对淋病奈瑟菌及脑膜炎奈瑟菌的MIC90为0.25~2mg/L;对杜克嗜血杆菌、布式杆菌属、霍乱弧菌和耶尔森菌属的抗菌作用良好,故常用于以上细菌所致感染。对产酶淋病奈瑟菌、变形杆菌属、普罗菲登属、铜绿假单胞菌、多数空肠弯曲菌无效;由于革兰阳性菌耐药株明显增加,四环素不常用于该类菌感染,如肠球菌属天然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B组链球菌敏感性降低(MIC≥25mg/L)。 对四环素敏感的病原微生物还有衣原体属、立克次体、螺旋体、肺炎支原体、原虫(溶组织阿米巴、恶性疟原虫)等。 尽管四环素对厌氧放线菌、脆弱类杆菌等厌氧菌有良好作用,但抗菌活性不急甲硝唑、氯霉素和克林霉素,已极少用于厌氧菌感染。 随着四环素的广泛应用,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耐药株逐渐增多,肠杆菌科细菌如肠杆菌属,尤其院内分离菌株亦已大多耐药。其耐药性常系主动外排(active efflux pumping)机制引起,可经质粒介导及传播,致使其他敏感菌转成耐药株;另外耐药性的产生还与菌细胞膜对四环素的通透性降低有关。同类品种间存在交叉耐药。 |
药动学 |
四环素口服后在胃及小肠上部呈不完全吸收,吸收率为60%~80%,空腹时吸收较好,与含有钙、镁、铝、铁等离子的药物或食物同服,吸收率可因与这些离子螯合而受影响。一次空腹口服0.5g本品后2~4小时血药峰浓度为3.7mg/L,蛋白结合率为20%~65%,t1/28~10小时。每6小时口服0.5g,稳态血浓度达4~5mg/L,进食服药血浓度较空腹时降低50%。口服剂量增加,吸收量不会提高,只增加粪便中的排出量。 本品组织分布广泛,易深入胸腹腔,能沉积在骨、骨髓、牙齿及釉质中胎儿循环中浓度可达母体的20%~75%,乳汁浓度可达母血浓度的60%~80%,蛋白结合率为55%~70%。本品主要自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肾功能正常者血消除半衰期6~11小时,无尿患者可达57~108小时,其未吸收部分自粪便以原形排出,少量药物自胆汁分泌至肠道排出,故肾功能减退时可明显影响药物的清除。本品可自血液透析缓慢清除,约可清除个噢药量的10%~15%。四环素存在肝肠循环,药物在肝内积聚,通过胆汁由肠道排出,部分在肠道重吸收,因而胆汁浓度可为血浓度的5~20倍。本品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的浓度仅为血浓度的1/10。 四环素经尿及粪便排泄,口服量的55%以原形由尿排出,口服单剂后2小时尿浓度可达300mg/L,故肾功能状况可明显影响四环素的清除,尿液呈碱性时尿排出量可增加。 |
不良反应 |
1.胃肠反应 四环素口服后可直接刺激胃肠道,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剂量越大反应越重。每日2g用量,约有10%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减量或改小量多次服药,可减轻症状,有时继续用药,症状也能缓解。个别患者出现食道溃疡,表现为吞咽痛及胸骨后烧灼感。 2.肝、肾毒性 大剂量四环素口服后可造成肝毒性,以孕妇及肾功能低下者明显,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肝炎,病情可进行性发展,个别出现肝性脑病,出血倾向,或出现早产、死婴等严重后果。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后,氮质血症或尿毒症可加重。 3.对牙齿和骨发育的影响 儿童口服四环素,可使牙齿黄染、剂量越大,牙釉质黄染及发育不全越显著。药物对乳齿危害最大的时期为妊娠中期到出生后4~6个月,对恒齿影响最大的时期是从6个月至5岁,1岁以内幼儿,即使短期用药,引起乳牙色素沉着及牙釉质发育不全的发生率极高。四环素能沉积在胚胎和幼儿的骨骼中,与钙结合,从而抑制骨质生成,长期服用四环素的患儿,可使骨骼呈明显黄色。 4.变态反应 四环素较少引起变态反应,其中较为多见的是皮疹、多形红斑、水痘疹等,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哮喘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四环素各品种间存在交叉过敏现象。 5.二重感染 由于四环素抗菌谱广,易引起二重感染,发生率约2%~3%,以用药后20天内多见。儿童、老人、体质衰弱者应用四环素后,常出现念珠菌性口腔炎、难辨梭菌性假膜性肠炎,或革兰阳性、阴性菌所致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 6.其他 本品尚可引起良性颅内压增高、血象改变、胎儿先天性白内障,四肢发育不良、肢体短小等畸形。 |
注意事项 |
1.与制酸药如碳酸氢钠同用时,由于胃内pH值增高,可使本品吸收减少,活性减低,故服用本品后1~3小时内不应服用制酸药。 2.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与本品形成不溶性络合物,使本品吸收减少。 3.与全身麻醉药甲氧氟烷合用时,可增强其肾毒性。 4.与强利尿药如呋塞米等药物合用时可加重肾功能损害。 5.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如抗肿瘤化疗药物)合用时可加重肝损害。 6.降血脂药考来烯胺或考来替泊可影响本品吸收,必须间隔数小时分开服用。 7.本品可降低避孕药效果,增加经期外出血的可能。 8.本品可抑制血浆凝血酶原的活性,所以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需要调整抗凝药的剂量。 9.静脉给药严禁漏出血管,以防静脉炎发生;服药时多饮水,切勿卧床服药;8岁以下患者禁用。 10.四环素宜空腹服用,食物可阻滞本品的吸收,使生物利用度显著下降。 11.本品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沉积在牙齿和骨的钙质区内,引起胎儿牙齿变色,牙釉质再生不良及抑制胎儿骨骼生长,该类药物在动物中有致畸胎作用,因此妊娠期妇女不宜应用。同时妊娠期妇女对四环素的肝毒性反应尤为敏感,应避免适应此类药物。本品可自乳汁分泌,乳汁中浓度较高,对乳儿有潜在的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哺乳期妇女应暂停授乳。孕妇、授乳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