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4
药智数据企业版
量身打造,体验升级
立即前往
VIP免费试用申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临床合理用药 > 甲苯达唑 反馈纠错 帮助中心 打印
药物大类 抗感染疾病合理用药
药物小类 抗寄生虫病合理用药
药物名称 甲苯达唑
英文名 Mebendazole
适应症 适用于防治钩虫、蛔虫、蛲虫、鞭虫、粪类圆线虫等肠道寄生虫病,为治疗钩虫感染的首选药,也是治疗鞭虫病的首选药,特别适用于混合感染;亦可用于丝虫病和囊虫病的治疗。
用法用量 驱钩虫、鞭虫、蛔虫:每次100mg,日服2次,连服3-4日;驱蛲虫:成人或小儿均用100mg,顿服;驱绦虫:每次300mg,日服2次,连服3日。本品为咀嚼片,应充分嚼碎后咽下。除严重便秘外,不需要泻药,腹泻者因虫体与药物接触少,治愈率低,应于腹泻停止后服药。 
药理学 为一高效、广谱的驱肠虫药。能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糖原耗竭和三磷腺苷缺乏,使寄生虫的肠管发生不可逆的变质以及营养缺乏性死亡,从而被驱出。该药还有显著抑制虫卵发育作用,体外实验证明5μg/ml可抑制钩虫幼虫的发育。不影响宿主血糖,甚至大剂量时对宿主亦无影响。 
药动学 口服吸收差,吸收率低于10%。进食后,特别是脂肪性食物,可增加吸收。吸收后分布于肝、血浆、肺等,肝内分布角度,Tmax2-5小时,但不到药量的0.3%;每日服用200mg3日后血药浓度不超过0.03mg/L。肝功正常时,半衰期为2.5-5小时,肝功能不良(胆汁郁积)时则可达35小时。90%以上以原形药为主随粪便排出体外,5%-10%由尿中排出。 
相互作用 甲苯达唑可增高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有协同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当大剂量甲苯达唑治疗棘球蚴病时,抗麻痹药卡马西平可降低甲苯达唑的血浆浓度。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则可增高甲苯达唑的血浆浓度。 
不良反应 本品口服吸收少,大部分自粪便排出,故不良反应少,仅少数患者有恶心、腹泻、嗜睡、皮肤瘙痒等;偶有蛔虫游走造成腹痛或吐蛔现象,与小剂量噻嘧啶合用可避免发生;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可致畸,故孕妇禁用;有过敏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治疗包虫病时,由于囊壁破坏后,囊液外流可引起变态反应,应密切注意。用药期间可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血尿素氮增高。严重不良反应多发生于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间隔时间过短或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例。 
疗效评价 本品为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包虫病化疗的首选药物,大部分患者用药后状况改善,原发病灶缩小或消失,不断增生的转移灶得到控制,1982-1984年病例统计,单房包虫病给药一日13-136mg/kg,连续3个月为1疗程,总有效率为61.2%,多房包虫病一日26.8-169.5mg/kg,总有效率为77.8%,化疗常用剂量为一日50mg/kg,时间至少需1年以上。 国内一项研究,1976-1977年用甲苯达唑治疗钩虫和蛔虫感染者288例,单剂量200mg顿服驱除蛔虫,对钩虫需连续3-5天,治疗后钩虫卵减少率83.6%-100%,蛔虫卵转阴率为90.3%-100%,治疗中出现头晕、头痛、腹部不适、腹痛、恶心、乏力、胸闷和口吐蛔虫等反应23例,发生率为8%,未经处理短时即消失。 另用单剂量500mg片剂驱除肠道蛔虫416例,顿服后2周排虫率为66.11%,而蛔虫卵转阴率为97.12% 
数据更新时间:2024-09-16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