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27
药智数据企业版
量身打造,体验升级
立即前往
VIP免费试用申请
登录 注册
反馈纠错 帮助中心 打印
药物大类 消化系统用药
药物小类 肝胆胰疾病用药
药物名称 多酶片
适应症 用于肝或胰腺疾病引起的消化障碍和胃蛋白酶缺乏或病后消化功能减退引起的消化不良,每次2~3片,每天3次,饭前服。
药理学 每片含淀粉酶120mg、胰酶120mg、胃蛋白酶40mg 
不良反应 偶有消化道不适。 
注意事项 口服后,其活性可被胃酸破坏90%左右,故直接口服疗效不佳,应与抗酸药同服或同期服用抑酸药。 
疗效评价

 理想的胰酶制剂应具有下列特点:酶含量高,特别是脂肪酶;②在胃内对酸灭活呈抵抗力,在时间上,从胃排空与营养物在上段小肠的消化相吻合;③在十二指肠内碱性环境下迅速释放出活性酶。

目前市场上胰酶制剂甚多,包括片剂、丸剂、肠衣微粒剂、颗粒剂和粉剂。制剂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经验性,一般可参照以下原则:①按照治疗目的不同,选用不同制剂。如果是为了纠正吸收不良,应选择高脂肪酶、低蛋白酶尤其低糜蛋白酶的制剂,以避免脂肪酶被蛋白酶水解,同时要防止被胃酸灭活;如果以缓解疼痛为主,则制剂内应含高蛋白酶;如果吸收不良和疼痛两者均存在,则制剂应含高脂肪酶和胰蛋白酶,但缺乏糜蛋白酶,同时也应避免被酸破坏;②尽量选择耐酸性和碱敏感性制剂,以减少胃酸的灭活。肠衣制剂能避免被酸灭活,但由于其仅在十二指肠内碱性环境下才能释放出酶,而慢性胰腺炎患者胃酸往往分泌增多,十二指肠内pH 往往较低(<4.0),以致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直径太大的制剂往往胃内排空延迟,不能与食物排空同步。目前认为直径1. 4mm 的颗粒制剂较适宜;③胰源性腹泻严重的患者,不宜应用含胆汁酸的制剂,因为制剂中胆汁酸可加重腹泻。前面介绍的膜酶制剂中,除多酶片中脂肪酶含量低,对慢性胰腺炎疗效不佳,因而很少应用外,其余几种均为强力胰酶制剂。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外分泌功能状态及治疗目的等综合考虑后,根据以上原则选用。需注意部分患者因对胰酶制剂产生速发性过敏反应而禁用胰酶替代治疗。强力胰酶制剂的其他不良反应还有咽痛、肛周瘙痒、高尿酸血症等,偶有儿童患者用后发生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严重纤维化的报道。保持胰酶最佳活性的pH 值应大于6.0 ,当pH<4.0 时,脂肪酶失活,而当pH<3.5 时,膜蛋白酶也会失活,故可同时给予西咪替丁等抑酸药,以增强胰酶制剂的疗效,并加强止痛效果;但在应用肠溶胰酶胶囊(得每通)时不应同时使用抑酸药物,因为胃内pH升高可使对pH 敏感的肠溶胶囊在胃内释放胰酶而不能发挥最佳消化作用。行胰腺外分泌功能测定前应至少停用3 天。 
数据更新时间:2025-01-30

消化系统用药多酶片()临床用药信息

发布